孫廠長拒絕的實在不算委婉,不過這種情況劉長富早有心理準備,畢竟江云一開始跟他說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也是拒絕。
于是接下來,就到了他開始表演的時刻。
按照江云教給他的話術,他把這次合作的想法詳細的跟孫廠長表達了一番,聽的孫廠長本來靠在椅背上的身子不由的坐直了起來。
待到劉長富話音落下,孫廠長的第一反應不是回話,而是轉頭看向了江云:“小江同志,上新聞這件事你爸能幫得上忙嗎?”
江云一笑:“我可以給我爸寫信,如果他不能直接幫助我們的話,在秦省這邊的電視臺,他也是有舊相識的,可以借來用用。”
江云的賣爹行為用的真的很順手,她覺得這爹不用白不用,把親生女兒找回來就萬事不管了,極其不負責任,渣爹渣媽沒有一個好鳥,自己受了這么大的苦,家里的關系還不用,那不就是做白蓮花的嗎?
白蓮花誰愛做誰做,她就是要當啃老一族,用的心安理得。
孫廠長聽她這話,心里不由大定,這就是上面有人好辦事了。
如江云推測的那樣,啤酒廠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營銷,但之前的數次大推廣都沒有顯著作用,哪怕是秦省本地人,也都更愛買其他老牌子的啤酒,導致星星啤酒一度滯銷。
雖說啤酒這東西不容易壞,但它又不是白酒,不存在越放越值錢的事情,幾倉庫酒放在那,哪怕酒沒變質,外包裝也要老化了,怎么可能好賣。
江云見孫廠長的表情變化,適時給他加一把火:“我還有一個主意,我們可以把之前生產的酒換個包裝,變成愛心酒,也不用隱瞞廠里慘淡的經營狀況,直接向廣大人民群眾實話實話,打感情牌,把這批愛心酒賣出去。”
孫廠長果然來了興趣:“怎么打感情牌?”
江云道:“本地人就該支持本地產業,啤酒廠越好,當地經濟越好,經濟越好,新增的崗位就越多,崗位越多,老百姓就越富有。我們不是在買酒,我們是在共創繁榮經濟。”
說白了,這就是后世很簡單的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理論,只是放在一國適用,放在一地也適用。
放在一國就是支持國產,放在一地就是支持特產。
江云一本正經道:“作為本地人,優先支持本地產業,這邏輯沒問題吧?”
孫廠長明悟:“只要讓老百姓明白買其他酒廠的酒是支援外地經濟,買自己省得酒支援本地經濟,只有本地好了大家才能都好,那么他們就愿意買本地酒了,是這個意思嗎?”
江云點頭:“對,之前老百姓愛買其他品牌的酒,就是因為不懂得這個道理,這也不是他們的錯,只是教育不夠發達,沒人告訴過他們這個經濟原理。
但現在只要我們在宣傳酒的時候,把這個原理跟他們講清楚,相信本地人是很愿意買本家酒的。
這樣一來,即便打不開外地市場,僅打開本地市場,也就足夠獲得許多銷量了。
其次,其他食品廠、紡織廠、日用品廠等關乎民眾的產業也會感激您的,畢竟支持本地產品不僅是支持啤酒,還有許多東西我們本地都在生產,那么大家的收益就可以一起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