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富自己也是有孩子的人,哪里不懂得天下父母的苦心。
要是換做他的孩子大好前途被人毀了,他估計都要提著鋤頭找人拼命去了。
與此對比,白家夫妻倆的涵養是真的好,居然沒先找江家麻煩,而是先來看女兒,實在是慈父慈母心腸。
白滿囤郁悶的灌了一杯酒,唉聲嘆氣道:“我真是想不明白,哪有親生父母害自家孩子的,他們不喜歡小云,為啥要把她接回去?留在我家,我們又不是養不活。”
這回不需要他自己分析,桌上的人立刻給出了答案:“還能是啥,騙你家小云替他們家兒子下鄉唄!咱也說實話,我們這個地方,比起帝都,哪怕比你們帝都鄉下,那也是差遠了,但凡父母有點良心的,家里有兒子,誰叫姑娘下來受苦?”
“對對對,兒子不比姑娘皮實?就算來鄉下待幾年,晚點也能找到對象,姑娘家這一下鄉,年紀熬大了,可不全耽誤了嗎?”張淮接口道。
這時候的風氣就是這樣,如果家里條件還行,男人多大年紀都好找媳婦兒,姑娘家若想嫁得好,還是得趁年輕。
得益于江云的宣傳,春陽公社的人對江家都有極差的刻板印象。
此時聊起了江家,就全都開始發,把他們當做電影里的反派來批判,說的熱火朝天。
李秀麗忍不住控訴:“他們把我們的親生女兒也養壞了!”
順道講了一下白珍珠那惱人的行徑,成功把江家在眾人眼中的形象又拉低了一個檔次。
這一頓飯吃下來,別管菜色味道好不好,反正八卦他們是吃飽了。
月上中天,大家意猶未盡的散了席,方嬸子拉著李秀麗說話,兩人已經在這頓飯中談成了好姐妹,她正在拍著胸脯向李秀麗保證自己一定會幫她看好女兒。
李秀麗感激不盡,忙說等她回了帝都,就專門給她買些帝都流行的布料寄過來,當做謝禮。
于是江云在回養豬場的路上,就聽了一路兩人的極限拉扯,一個要送,一個不收,一個非要送,一個非不收。
把農村送禮過程表達了個淋漓盡致。
待到回了屋,白滿囤渾身酒氣倒頭就睡。
李秀麗嫌棄的給他的肚子上搭上被子,自己去了隔壁女兒屋里,娘倆說私房話。
今天酒桌上有人提起找對象這個事,李秀麗也忽然想了起來,江云都十八了,再過兩年就能領證結婚,想找好小伙子,就得提前相看。
以前在食品廠上班,她一點都不愁,食品廠那么多小伙子,挑誰不行,還有不少人家里在城里有房,只要女兒能搭上一個條件好的,下半輩子也就不愁了。
當媽的總是希望女兒高嫁的,誰不想孩子輕輕松松的過日子呢?
但現在到了鄉下,能選的青年才俊那可就太少了。
再者她也不想女兒嫁到秦省,如果真在這里扎了根,以后母女相見豈不是難上加難,總不能每一次來回都要坐一天一夜的火車吧。
哪怕身體折騰得起,錢包也折騰不起啊。
于是李秀麗就開始打探江云的想法:“小云,你以后的結婚的事,你自己怎么想的?”
她這個女兒一向有主意,她也不敢擅自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