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崖接到她的綠茶信件后,又是心疼又是欣慰,心里又一次對妻子涌起了不滿,這么優秀的女兒,要是留在帝都,他們給安排個好大學上,以后前途無量,現在下了鄉,想再調回來,那不是難上加難嗎?
本著對妻子的憤怒和對女兒的心疼,江崖又給她寄了200塊錢過去,讓她隨便花。
江云的荷包里第一次有了一千塊錢。
這讓她不太想動這筆整數,想把它們暫時存起來。
但問題是這樣一存,她手上可就沒什么余錢可以買零食和日用品了呀?
于是,在春陽公社的壯勞力被張淮帶著去其他公社挖沼氣池的時候,江云也帶著人在村里挖出了第一批成熟的魔芋。
當初讓陸澈買的橡膠手套派上了用場,有了這個東西,做魔芋就要輕松很多。
不然把魔芋的粘液弄到了手上,那真是癢的沒法干活。
幾個過來幫忙干活的婦女都很心疼東西,用起手套來很仔細,削了好幾天魔芋,幾雙手套愣是一個破口子的都沒有。
江云對她們這種工作態度很滿意,員工的自律就是企業節省成本的第一步呀。
等到魔芋磨好,第一批做的還是洵縣這邊人們常吃的魔芋豆腐,畢竟直接上來搞新花樣,顧客們容易不買賬。
因為走的是公社的名義,這批貨是可以直接拿到縣里去賣的。
劉長富覺得這么大老遠去賣魔芋,很可能豆腐盤成肉價錢,成本無限上升,到時候標出來的價格可能根本沒有人買。
但江云卻劍走偏鋒的搬來了兩壇子老鄉腌的酸辣子,一壇豬油,說是要配合著賣,賣出預制菜的價格。
劉長富哪里聽說過預制菜,聽她講解完也是一知半解。
不過大概也明白她要干什么了。
就是把豬油酸辣子炒魔芋這道菜搭配好,一盤一盤的賣,買的人回去直接炒就行,不用多費心準備東西。
江云解釋道:“咱們鄉下窮,縣里其實也沒好多少,許多人家都舍不得吃豬油,這樣一道豬油酸辣子炒魔芋,在國營飯店里要賣兩塊錢一盤呢。
咱們的成本加起來,再加上利潤,頂多才能賣到他們售價的13,而買回去的人只需要花幾毛錢,自己炒一下就能吃了,花13的錢就能吃上國營飯店同款菜,這么吆喝出去肯定有人買。”
平時想買一勺豬油,那是不可能有人賣你的,但江云就敢這么賣。
她本來要打開的就是下沉市場,開發平民經濟,那么搞得越經濟實惠越好。
劉長富:“……”
她說的好有道理,但我總覺得哪里怪怪的,很有可能賣不出去是怎么回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