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總是過的很快,一晃就到了正月初七,按理說一般過完正月十五才算徹底結束過年,但正經單位一般初八就上班了,所以陸澈初七就上了火車,又去了省城。
而江云收拾收拾屋子,也要開始新的一年忙碌了。
陳廠長處理完廠里的事,很快便給春陽公社打了電話,讓江云準備準備,一起出發去帝都。
江云知道帝都有一家塑料包裝加工廠,叫做振華包裝廠,專門給各類商品做外包裝。
此時塑料包裝在華國還沒開始流行,去供銷社買點心,買蛋糕,都還用草紙、報紙、牛皮紙呢。
草紙和牛皮紙還好,不會掉色,也結實,但報紙質量就沒那么好了,若是買個熱包子,用報紙一包,還會印上去幾個字。
在塑料袋剛剛開始出現在市場上的時候,這還是一種很精貴的東西,擁有塑料袋的人往往會將塑料袋中注滿水,放入金魚,然后提著這樣一袋金魚在街上走,以此展示自己的富有。
而普通塑料袋更是會受到反復使用,畢竟它價格貴,多次使用可以降低使用成本,又易攜帶,團一團放進兜里,帶到哪都方便,很受歡迎。
幾十年后人們喜歡積攢塑料袋,或許也是一種意識遺傳,畢竟它當初可是很珍貴的東西呢。
振華包裝廠接的包裝商品五花八門,提手塑料袋,方便面袋,華夫餅袋,糖果紙,糖果袋,蜜餞袋,糖精袋,護膚品包裝袋……種類五花八門,基本上只要不是太復雜的包裝他們都能接。
除了這些包裝,他們也做一些塑料日用品,例如塑料杯子,塑料盆,塑料玩具等。
華國的塑料制品要到80年代后才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此時正在萌芽階段,振華包裝廠雖然業務不少,但還遠算不上大企業。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不會嫌棄單子小,只要能接的全都會接。
這也是江云瞄準他們的原因,真要是大廠,眼高于頂,不愿意接他們這種小單子,可就白跑一趟了。
食品廠的陳廠長帶了一個廠里精明強干的業務經理,又帶了一個江云,三個人在正月十六這天出發了。
剛好年節已過,各地工廠、單位都正式上班,適合他們去談生意。
三人上了火車,因為要去帝都,一天一夜的火車很不好坐,陳廠長大方的買了三張臥鋪票,正好是山中下三個鋪面,江云年紀最小,資歷又輕,主動選擇了上鋪,中鋪歸業務經理,下鋪自然是陳廠長自己的了。
陳廠長今年已經五十二歲,無論是他的地位又或者是年齡,住下鋪都是當之無愧的,鋪位很簡單就定了下來。
只是剛上火車,還沒到夜晚,江云和三十多歲的女業務經理宋夢婕都沒上床,全都坐在過道邊的椅子上,三個人一起聊天。
待到火車行駛起來,對面下鋪一直沒人,兩人就從過道邊上轉移到了下鋪上,和陳廠長對坐。
三人聊了一會兒公事,天色也漸漸暗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