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腦海中靈光一閃,擊掌道:“這好辦,我們招個會做鹵菜的廚子過來,再開個串串麻辣燙!”
在后世,串串麻辣燙作為地攤美食,在帝都很是火過一陣。
在沒城管管理之前,城中村和小街小巷遍地都是這種廉價的麻辣燙小攤。
它的經營形式很簡單,一張長桌坐滿人,面前是長方形的麻辣燙湯鍋,里面放滿了各種各樣的串串,有葷有素,其實基本上是全素,畢竟充做肉類的魚丸、蝦丸、牛肉丸,主材料也是淀粉。
肉很少,雞肉鴨肉的合成肉比較多,湯底用的是麻辣燙底料,很香,煮什么都好吃。
人們從大鍋里選擇自己愛吃的串串,放到自己的盤子里,等到吃完了,老板會來數簽子,白簽子一塊錢,紅簽子兩塊錢,還可以單獨點面和粉當做主食。
麻辣燙其實在冬天更受歡迎,因為圍爐吃飯很暖和,但人嘴饞起來,可不管這些,夏天傍晚有涼風的時候,吃麻辣燙的人也不少。
除了麻辣燙,夏天還有個更好的選擇,就是冷吃串串缽缽雞。
缽缽雞是后來才在帝都火起來的,主要開在各大商場里,門面都比較小,但串串種類繁多,醬汁美味,也有很多人喜歡,只是價格就沒地攤麻辣燙那么親民了,大概要翻一倍不止。
不過這個東西漲價也主要是因為店面貴,實際上他們的物料成本和地攤麻辣燙是差不多的。
江云想做這個生意,是有天然的優勢的。
超市里騰出幾個平方的面積,用玻璃圍起來,開個熟食鋪子還是沒問題的,店鋪租金省了。
她的超市就賣蔬菜、豆制品、魔芋制品、干菜,成本就是批發價,火鍋底料也是她研發的,稍微改改配方就能變成麻辣燙鍋底。
再者,如今淀粉魚丸、蝦丸、牛肉丸,各種廉價火鍋丸子還沒出現呢,她還能再開辟一條賽道,增加收益。
里外里賺兩筆錢,這事不干還等什么?
江云帶著周晴親自去了一趟店里,把臨街靠窗的位置隔了一塊地方出來,讓人清空場地,準備開個熟食檔口。
這個位置并不大,大概十平米左右,人們從超市內部進來,可以在桌子前吃麻辣燙,兩邊加起來大概能做十個人左右。
靠窗的那一邊,他準備在玻璃上開個小窗戶,做成外賣窗口。
懶得進來逛超市的人,可以直接從窗口買東西拿走,非常的方便。
初步定下來的檔口美食有鹵菜,涼菜,麻辣燙和缽缽雞。
鹵菜主要是鹵青椒、木耳、豆皮、蘭花干、雞蛋,少部分香腸和鹵雞架、鹵鴨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