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是實地的市場調研。
江云出國之前所有的信息來源,都來自于江珉給她的各種資料和現實調查報告。
這些報告都很詳實,但無論多么詳實的報告,都抵不過親眼去看一次。
江云帶著自己的團隊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們把自己偽裝成普通游客,去品嘗當地美食,了解當地文化,相當設法和當地人打成一片。
這樣轉悠了半個月后,他們對這座國際大都市的地理信息已經了如指掌,可以明確的標出適合開店的每一條街區,并且拿出合適的報價。
無論如何,這里的黑中介是別想坑到他們了。
當然,中介也很難坑到他們,作為把妹妹喊出來的老大哥,江珉也是極盡所能的在給江云提供幫助。
他給江云找了三位非常靠譜的中介經理,這些中介經理將代理江云的租房事宜,為她找到最合適的店面,再以一個合適的價格租下他們。
因為做的是平民快餐,這些店鋪需要稍微大一些,但租金不能太高,以免拉高成本,導致餐品不能快速賣掉。
大部分店鋪都被開在了炸雞漢堡店隔壁,漢堡店就是漂亮國的快餐店,如果國內的包子店一樣常見。
這里也同時聚集了適合此等價位消費的顧客,不需要額外想辦法去吸引目標受眾。
江珉在郊區給江云推薦了一塊地,這里要建造中央食堂的工廠。
因為新鮮蔬菜水果價格居高不下的問題,江云甚至開始考慮包下農場來自己耕種。
對于華國人來說,種地是祖傳的手藝,哪怕到了國外也不可能丟。
她甚至可以立刻給國內打電話,調幾個農學生過來幫忙種地,想必一定有很多農學生愿意競爭這個崗位,這里可有目前市面上最先進的種子。
可惜這個計劃要暫且擱置,因為包地價格昂貴,還需要優先雇當地人做工,這里面的管理關系比較復雜,不適合一開始就搞這么大。
外國版沙縣小吃第1批開了4家店,他們分布在這個城市的東南西北4個方向,力圖讓大部分人都能很容易的找到它。
中央食堂開始小規模供貨,這時候統一供貨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無論店鋪的后廚用的是哪位廚師,他們的出餐品質都非常穩定,至少在味道上沒有太大差距,顧客選擇任何一家店都可以吃到幾乎相同的食物,這讓顧客在喜歡上其中一款食物后,不會因為換店而輕易踩雷。
同時因為中央食堂的配送關系,他們的出餐速度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中餐本來就是出餐比較慢的一種美食,很多上班族打工人不愿意選擇中餐館去吃飯,就是因為它浪費了太多時間。
比起煎一個漢堡只需要幾分鐘,等待一盤十幾分鐘,甚至半小時的中餐,實在是太令人煎熬了。
出餐時間提上來之后,愿意嘗試中餐的人漸漸變多起來,江云順勢打出健康的理念,開始用滾動屏海報,展示中餐的低脂和營養。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