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小王問江云:“非遺大師制作的頂尖茶葉我們確實有,但銷量少還好,銷量多的話,不能都讓大師一個人做吧?那得把人累死。再者,頂尖茶葉的原料也少,老茶樹的數量有限,說白了,每年其實就產那幾百斤,即便種類多,加起來也就是幾千斤的產量,賣完了就沒了,如何供應海外那么大的市場呢?”
江云淺淺一笑,露出一個理所當然的表情:“那當然要把略次一等的茶葉充當頂級茶,以同樣的價格賣給他們咯。”
“這……這不是騙人嗎?”小王震驚的看著他。
“頂級奢侈品都是作為禮物來轉交的,很少有人會專門去品嘗它的口味,所以茶葉品質略有降低,也不會被人發現。
再者,就算他們喝了,那又怎么樣?他們一群外國人喝的明白華國茶嗎?”
江云理直氣壯給他們解說:“首先,泡茶的溫度,泡茶的方法都有講究,我們可以把這些東西印成卡片放在包裝盒里,如果他們泡不好,口味有偏差,那也是正常的。
其次,只要我們找的代人和上層人士都出來說它好,那么即便有人覺得它不好,也會因為思維慣性的原因,產生從眾心理,對自己的體驗產生懷疑,自動美化它的口感。
舉個例子,就像華國人一開始接受咖啡一樣,實際上很多人都是喝不了苦澀的不加糖的純美式咖啡的,但為了追求和外國紳士名流們一樣的檔次,他們硬是硬著頭皮喝了下去,還大肆夸耀說這東西好喝。
他們喝的是咖啡嗎?不,他們喝的是面子。
說白了,徽茶畢竟是華國茶,有些人看咱們的東西是帶有有色眼鏡的,就算咱們做的盡善盡美,他們也不會買賬,依舊會來污蔑我們,我不是打擊大家的自信心,但這種情況普遍存在。
他們出口給我們的一些貨物,一樣是貨不對板的,只是我們也同樣分辨不了而已,這種做法也是商業上常見的做法。
你總不能相信,進口香濃手工巧克力都是他們的工人手磨出來的吧?那只是一句廣告語而已。去他們的工廠里看看,那里面可全是機器。
除此以外,外國人更喜歡喝牛奶配茶,也就是加了巨量糖的甜奶茶,至于清茶,有幾個人能品鑒?多好的茶,放到牛奶里,也就是起個提味增香的作用。
這一點差距,別說我們只是用略次一等的茶,即便我們用更普通一些的茶,大部分人都嘗不出來區別。”
“啊,這這這……”小王轉頭謹慎的看向江二叔:“江廳長,這可以嗎?”
江二叔早已兩眼發光了:“這有什么不可以的?難道他們賣給我們的咖啡豆,就全是高級貨嗎?國內那群沒腦子的富人不也回回上當,大肆往家里買,然后等到過期了,再一股腦丟出去。哼,我早就知道他們的做派。”
江云贊許的豎起大拇指:“廳長果然慧眼如炬,一下子就看清楚了這其中的關竅。既然這種情況是商業上普遍存在的行為,那我們拿來利用一下,又何必有道德壓力呢?”
別說現在了,就是后世的小罐茶,按照它鋪天蓋地的銷量來說,把每個大師變成千手觀音,也炒不完那么多茶葉,普通人買到手里的禮品,誰知道是誰炒出來的,營銷噱頭而已,那么認真做什么。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