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特殊試劑后,實驗數據出現了一些波動,但都在預期的范圍內。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數據逐漸趨于穩定,最終停留在一個理想的數值上。
陳年長舒一口氣,身體微微后傾,靠在椅背上,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終于成功了!”他輕聲自語,聲音中帶著疲憊,但更多的是欣喜。
他摘下眼鏡,揉了揉酸澀的眼睛。
陳年稍作休息,解開手套看了眼手機,發現李陽打來了電話。
他走到實驗臺前,拿起手機,按下接聽鍵。
“喂,李陽。”
“陳年,你在哪呢?還在實驗室?”李陽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
“嗯,剛做完一個實驗。”陳年走到飲水機旁,接了一杯溫水,輕輕抿了一口。
“你那邊怎么樣?‘智腦’項目有什么進展嗎?”
“有點眉目了。”李陽的聲音中帶著興奮。
“我根據你之前的建議,重新調整了‘智腦’的市場定位,這次我們打算從教育領域入手。”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我已經聯系了幾家教育機構,準備和他們合作開發一款智能教育輔助系統。”
“哦?具體說說。”
陳年走到實驗臺前,拿起筆和紙,準備記錄李陽的想法。
“是這樣的……”李陽開始詳細地向陳年解釋他的新思路。
“我們打算開發一款基于‘智腦’技術的智能教育輔助系統,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個性化地推送學習內容和練習題,還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和反饋。”
“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減輕老師的負擔。”
陳年一邊聽著,一邊在紙上記錄著關鍵詞,不時提出一些問題,李陽都一一解答。
兩人討論了很久,直到電話那頭傳來一陣敲門聲。
“等一下,有人敲門。”李陽對著電話說道。
“好,你去開門吧。”陳年說道。
電話那頭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似乎是有人在和李陽說話。
過了一會兒,李陽的聲音再次從電話里傳來。
“陳年,我這邊有點事,先掛了,一會兒再說。”
“好,你先忙。”陳年掛斷電話,放下手機。
陳年舒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膀,活動著手指,骨節發出輕微的咔咔聲。
他準備先回家了。
回到家后,李陽的電話再次打來。
“你剛才說有事,是什么事?”陳年問道。
“哦,是市場部的任經理來找我,商量‘智腦’項目的推廣方案。”
李陽嘆了口氣。
“推廣預算有點緊張,我們得想辦法開源節流。”
“對了,你對項目的推廣有什么想法嗎?”
“我覺得可以先從學校入手,開展一些試點項目,收集用戶反饋,然后再逐步推廣到其他領域。”
“這樣可以降低風險,也能更好地了解用戶需求。”陳陽道。
“嗯,你這個思路不錯,我回頭跟任經理商量一下。”李陽的聲音聽起來輕松了一些。
陳年喝了口水,繼續說道:
“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學校進行試點,比如重點中學、普通中學、職業學校等等,覆蓋不同的學生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