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顧老出生在杭州,七歲那年,鬼子的轟炸機從頭頂上飛過,爆炸的火光和濃煙,刺激著他的心,從此之后,他就立下了航空報國的志向,祖國只有強大起來,才能抵御外敵的侵略!
帶著這種想法,在報考大學的時候,他選擇了航空專業。
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和魔都交通大學同時錄取了他,最后,他選擇了魔都交大,畢業之后,來到了北方,當時剛剛組建的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從此開始了作為飛機設計師的一生。
六十年代,殲八立項,給空軍解決最迫在眉睫的高空高速戰斗機的需求問題,結果,研制工作剛剛展開,總設計師黃老就因為空難而犧牲,半年之后,接替黃老的高老,又因病去世。
對這個項目來說,絕對是重大打擊。當時,35歲的顧老站了出來,毅然帶隊,開始了項目研發,當開始原型機試制的時候,總工程師又去世了,于是,顧老既當設計師搞設計,又去工廠當總工程師,指導工人把圖紙變成樣機。
就這樣,殲八上天了,但是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項目不斷拖延,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原型機才完成了試飛,接著,又開始緊鑼密鼓地研制全天候型。
所謂全天候型,其實就是在機頭內安裝雷達,這樣飛行員哪怕到了夜間,無法目視搜索目標,也能用雷達截獲目標,展開攻擊。
配套的204雷達,幾乎和殲八計劃是同步上馬的,也折騰了十幾年,但是……卻遲遲無法定型。
飛機有了,沒雷達,那就只是日間戰斗機而已!
現在,顧老很著急,負責研制204雷達的工程師們也很著急……
“顧老,我們會繼續研究的,一定要把問題找出來!”朱工說道。
當年,為了給殲八配套,國家專門成立了機載雷達設計機構,再后來,三線的熱潮下,他們去了內江,持續推進204雷達的研發工作,作為總工程師,朱工也經歷了無數困難。
“聽說,哈工大技術很先進,他們研究了很多雷達,有地面遠程雷達,有反步兵雷達,還有直升機上的雷達,我們……能不能去找他們幫忙?”一名年輕的工程師開口。
“哈工大?他們就算是有直升機雷達,和我們的也不一樣,怕是沒什么可比性。”
“是啊,與其找哈工大,還不如直接找秦淼,他這個人……啥都會,一定能給我們解決問題的!”
“對了,聽說秦淼最近在首都。”
“好,那我們最近,就去一趟首都!”顧老點頭:“今天的會議,就開到這里吧!”
眾人離場。
工程師劉建設,邁著沉重的腳步,走向食堂,就在食堂門口,意外看到了一個熟人。
“老尹,你怎么在這里?”
“我來找你們商量一些事情,首都那邊,弄到了一些好東西……”
劉建設瞬間也是眼前一亮:“正好,我們最近也要去首都……”
“好,那我們一起去!”
首都,三環外,距離公主墳不到十公里的地方。
這里原本是農田,現在,已經熱火朝天的蓋起來了工廠,各種施工設備,在不停地忙碌之中。
大門口,清山-奔馳重卡廠的牌子,也已經掛起來了,金色的大字,看著更是顯眼,這大門還鑲了瓷磚,一看就是高大上。
站在工地的門口,秦淼睜大眼睛,看著穿著工作服,戴著安全帽的……老丈人。
“爸,您……沒必要親自過來吧?就算是過來,視察一下就行,您這剛剛還給工人推車,別閃了您的老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