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伊樂克軍隊的指揮車內,北斗衛星終端卻正閃爍著幽藍光芒。
5個輕型合成旅、1個重裝合成旅和1個陸航旅的指揮官通過“天網”數據鏈共享戰場態勢。
伊浪部隊的每一處布防細節都被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統實時標注在電子沙盤上。
伊浪部隊坦克集群的燃油補給點、防空導彈陣地坐標、炮兵陣地射界死角,盡數暴露無遺!
……………………
清晨6時許,伊樂克陸航旅最新型的12架直-20“神雕”直升機越過阿拉伯河防線,突然從超低空突襲。
機腹下掛載的電子戰吊艙全功率全開,伊浪前線雷達屏幕瞬間雪花紛飛。
f-14戰機火控系統集體失靈,地空導彈陣地淪為瞎子!
與此同時,重裝合成旅的48門“衛士”火箭炮根據北斗制導參數齊射!
鋼鐵發射架仰天怒吼,288枚火箭彈撕裂長空,尾焰如赤紅流星群劃破天際。
這一戰,伊樂克軍隊下了血本!
射程超400公里,售價100萬美元一枚的衛士火箭彈被其暴雨般傾瀉而出!
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伊樂克的火箭炮陣地便發射出去3億美元的火箭彈!
彈幕遮天蔽日,呼嘯聲震耳欲聾!
跨越阿拉伯河后,衛士火箭彈的子母彈頭在敵陣地上空千米處凌空爆裂,數千枚鎢合金穿甲彈如死亡暴雨傾瀉而下!
爆炸的火球連成一片焚天火海,沖擊波將大地犁成焦土,方圓數十公里內寸草不生!
伊浪的精銳裝甲師部隊還未有所反應,便遭遇到滅頂之災!
同一時刻,5個輕型合成旅的“猛士”防護突擊車群借助沙丘掩護高速穿插,車載重機槍和紅箭-2反坦克導彈在北斗引導下精準點射。
伊浪步兵尚未組織起防線,便被車載榴彈發射器的鋼雨覆蓋!
更致命的是,輕型合成旅的120mm自行迫擊炮分隊通過陸航旅偵查直升機回傳坐標,對潰退的伊浪步兵實施“跨山脊”曲射,每一發炮彈都像長了眼睛般砸進散兵坑!
雙方剛一交戰,伊浪部隊便開始呈現出了潰敗之勢!
伊浪軍方原本計劃依托450輛m-60a1坦克和875輛“酋長”坦克組成鋼鐵防線,配合f-14a戰機和ah-1j武裝直升機形成立體防御體系,試圖以數量優勢壓制伊樂克進攻。
他們堅信憑借鷹式裝備的火力密度和裝甲厚度,足以在霍拉姆沙赫爾城郊構筑一道不可逾越的鋼鐵壁壘,將戰爭拖入消耗戰!
但是,他們卻遠遠低估了龍式裝備配合北斗系統體系化作戰的強大!
他們部隊的全線調動和布防線路,早已被伊樂克的高空偵察機回傳到前線作戰指揮系統!
并且面對伊浪的各支精銳裝甲師駐地,伊樂克部隊也絲毫不心疼彈藥錢!
在戰爭的第一輪,他們便打出了近三億美元的密集火箭彈覆蓋!
當伊浪第92裝甲旅殘存的“酋長”坦克試圖后撤時,24架掛載天燕空空導彈的武直-10卻突然從沙暴中現身。
飛行員頭盔顯示器上,北斗導航與光電吊艙數據疊加成攻擊路徑,23mm機炮吊艙將逃竄的坦克發動機艙打成蜂窩,火箭巢齊射覆蓋防空陣地!
僅存的幾架ah-1j“眼鏡蛇”剛拉起機頭,就被陸航旅的武直-10天燕空空導彈鎖定!
在戰場確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武直-10“霹靂火”借助北斗系統開始展開全面戰場收割!
鋼鐵旋翼撕裂狂沙,當上一處殘敵被解決后,三架武直-10“霹靂火”呈楔形編隊掠過霍拉姆沙赫爾焦土。
駕駛艙內,飛行員頭盔顯示器上閃爍著北斗導航的幽藍光點!
20公里外的潰退伊浪裝甲集群坐標正通過“天網”數據鏈實時更新!
同一時刻,重裝合成旅的79a主戰坦克群也渡過阿拉伯河,從側翼包抄!
79a重型主戰坦克的125mm滑膛炮在2000米外首發命中率甚至超過90%!
當伊浪士兵驚恐地發現己方炮兵剛開火就遭到反炮兵雷達定位反擊時,這場戰役已徹底淪為單方面屠殺!
最終,這場戰爭僅僅持續了不到48個小時便快速的結束!
如果去除掉伊樂克部隊追擊殘敵的時間,甚至還要更短!
這絕對是一場堪稱現代戰爭教科書級別的“閃電戰”!
在全世界目光關注下,這場雙方總投入兵力超過50萬裝甲部隊的大規模兵團作戰,硬生生被打成了龍式裝備的“買家秀”!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