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浪邊境空軍基地,十數架戰機在夜色中列陣待發。
f-14“雄貓”機翼下掛載“不死鳥”導彈,米格-25的銀色機身反射月光,引擎轟鳴震徹跑道。
地勤人員穿梭其間,為蘇-25攻擊機裝載反輻射導彈。
伊爾-76電子戰機啟動“希比內”干擾系統,紅綠信號燈在黑暗中閃爍。
指揮人員手持戰術板,用波斯語下達最后指令,飛行員們握緊操縱桿,等待“鐵翼風暴”行動的出擊信號。
凌晨215分,18架戰機在電磁靜默中依次升空,伊爾-76電子戰機的“希比內“系統率先釋放干擾波,波斯灣沿岸的雷達屏幕上頓時泛起雪花噪點。
2架米格-25截擊機以3.2馬赫刺破云層,銀色機身反射著月光,故意將雷達反射信號放大三倍。
這是毛熊空軍專家團設計的“鋼鐵誘餌”!
247分,伊樂克邊境。
巴格達防空指揮中心的警報驟然響起,少校參謀跌跌撞撞沖進作戰室:
“雷達發現超音速目標,疑似米格-25雙機編隊!”
屏幕上兩個紅點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逼近領空。
戰爭似乎在醞釀了數月后,終于爆發了!
但這時,瑟達姆卻恰好出現在國防部的地下指揮中心內。
“按預案派出米格-23攔截!注意保持通訊混亂狀態!”
瑟達姆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并親自下令說道。
他和龍國軍方精密籌劃了這么久,魚兒終于開始上鉤了!
與此同時,在伊樂克空軍基地內,四架老舊的米格-23立刻從掩體滑出。
起飛時,戰機編隊甚至故意讓僚機偏離跑道揚起沙塵。
302分,邊境阿拉伯河上空。
當伊浪的米格-25佯動機群掠過邊境線20公里時,伊樂克防空導彈陣地突然有3處雷達開機,波束卻像醉漢般搖擺不定。
f-4戰機編隊立即鎖定這些暴露的雷達源,6枚“小牛”對地導彈劃出死亡弧線。
爆炸的火光中,兩架伊樂克空軍的米格-23“恰好”進行戰術規避,卻被預判航線的f-14戰機的“不死鳥”導彈凌空打爆,飛行員彈射逃生。
312分,魯邁拉油田外圍。
蘇-25攻擊機群貼著河面突入,反輻射導彈將伊樂克偽裝雷達車炸成火球。
負責迎戰的伊樂克米格-23飛行員哈桑則在電臺里用顫抖的聲音喊叫:
“我們遭遇電子壓制!重復,完全看不見敵機!”
而他所嘶吼的電臺,卻恰是毛熊監聽頻道能清晰接收的頻率。
當集束炸彈覆蓋防空陣地時,五輛精心布置的假高射炮在火焰中扭曲變形,濃煙遮蔽了伊浪飛行員的視線。
325分,代號“鐵翼風暴”的試探性空襲行動結束。
德黑蘭空軍指揮中心。
毛熊顧問團緊盯著前線傳回的數據:伊樂克損失4架米格-23、3處雷達站和2個防空陣地!
隨即,在短暫的寂靜后,整個空軍指揮中心爆發出熱烈無比的歡呼聲!
根據毛熊帝國從莫斯科傳來的衛星照片,畫面中伊樂克邊境雷達站化作焦黑殘骸,四架米格-23的殘骸在沙漠中燃燒。
伊浪軍官們則狂笑著傳閱電子戰記錄,伊樂克空軍竟在干擾下將導彈射向友軍陣地!
“伊樂克人的防空戰術安排和飛行員技術實在是太差了……”
毛熊空軍專家團的科瓦廖夫團長搖頭說道。
如果伊樂克空軍就只有這種水平,他完全感覺自己精心策劃的這次“鐵翼風暴”試探行動多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