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但轟六帶來的震撼遠不僅僅如此!
就在“轟六n”在空中振翅飛行的時候,地面跑道上卻突然又滑行出一架轟六轟炸機!
“雙機編隊飛行?”
毛熊帝國代表團率先發現了這架剛剛滑行而出的轟六,并詫異的出聲。
不過很快,他們就發現了不對勁!
“不對!”
“這不是天空上的那架“轟六n”,看掛架就不一樣!”
蘇霍伊設計局的總設計師西蒙諾夫出聲說道。
雖然他不是圖波列夫設計局的人,但是專業性卻讓他一眼就看出兩款轟炸機不同的區別!
而這個時候,航展現場再次出現解說員的廣播聲音:
“現在即將進行動態飛行展示的是轟六家族的“轟六k”轟炸機!”
“轟六k綽號“戰神”,是轟六家族的重要型號,對機體進行了重新設計,取消了機身炮塔和尾部炮塔等,增加了大型頭部雷達和光電轉塔等設備,全面更新航空電子系統,采用雙人制飛行機組!”
“新型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極大提升了飛行性能,可掛載長劍空射巡航導彈,具備遠程奔襲、大區域巡邏、防區外打擊能力!”
隨著解說員的聲音通過廣播系統傳遍全場,跑道盡頭的轟六k“戰神”轟炸機緩緩調整方向,兩臺渦扇-20大涵道比發動機開始發出低沉的嗡鳴。
灰藍色涂裝的機身在陽光下泛著冷冽金屬光澤,翼根處新設計的發動機艙如同猛獸蟄伏的肌肉,與老式圖-16的圓潤輪廓形成鮮明對比。
地勤人員迅速撤走輪擋,駕駛艙內飛行員推動油門桿,發動機尾噴口驟然噴出幽藍焰流。
復合掛架上的長劍巡航導彈反射著冷光,彈體表面的復合涂層在高溫氣流中紋絲不動。
隨著塔臺指令下達,這架脫胎換骨的鋼鐵巨獸開始加速滑跑,渦扇-20爆發出與龐大體型不符的尖嘯,僅用7秒便突破離地速度!
在觀禮臺震動的氣浪中,轟六k以15度仰角昂首躍入蒼穹。
其機腹六聯裝復合掛架完全展開,如同展開骨翼的史前翼龍!
全新設計的增升襟翼使起飛距離比原型縮短40%,垂尾頂端的電子戰天線陣列如劍刃般刺破云層!
當戰機爬升至500米高度時,飛行員突然進行戰術俯沖,機載相控陣雷達的掃描波束在敵我識別系統中劃出扇形綠光,模擬對海上移動目標的鎖定過程!
解說員的聲音適時響起:
“現在展示的是轟六k的防區外打擊流程……”
話音未落,飛行員拇指虛按發射按鈕,掛架上的長劍巡航導彈雖未實射,但火控系統仍完成全套發射邏輯:導彈電源激活、數據鏈裝訂、慣性導航系統初始化,整個流程在8秒內一氣呵成!
此刻陽光穿透轟六k重新設計的座艙蓋,照亮了全玻璃化駕駛艙內跳動的戰術態勢圖,與三十年前圖-16的機械儀表形成時空交錯般的對比!
當這架“戰神”以60米高度通場時,其機翼下的復合掛架突然旋轉90度,展示出龍國獨創的“蜂巢式”彈藥適配系統!
這套模塊化設計可兼容反艦導彈、巡航導彈乃至電子戰吊艙,將單一平臺的戰術靈活性推向極致!
最后,轟六k以45度角急速爬升,翼尖拉出的渦流在碧空中刻下兩道螺旋狀航跡,宛如為這場涅槃重生的飛行表演畫下驚嘆號!
不過,轟六k和轟六n顯然并不是轟六家族的全部!
在轟六k“戰神”通場時,下一架轟六j已經在跑道上滑出!
轟六-j是海軍版本的改進型,配備8個外掛架,主要用于對海打擊任務,能夠攜帶多枚反艦導彈,在海上作戰中可對敵方艦艇編隊等目標進行遠程攻擊!
當龍國海軍在東海、南海以及太平洋西部海域作戰時,轟六-j憑借著比戰斗機更遠的航程,隨時都可以介入作戰!
隨著轟六-j緩緩滑向跑道盡頭,整個航展現場的氣氛驟然緊繃!
這架海軍涂裝的鋼鐵巨獸翼下掛載著四枚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灰藍色迷彩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波紋!
當塔臺綠燈亮起的瞬間,渦扇-20發動機爆發出雷霆般的怒吼,機腹八聯裝掛架在加速氣流中微微震顫,導彈尾翼與掛架摩擦出細碎的火星!
轟六-j以近乎垂直的仰角刺破云層時,觀禮臺突然爆發驚呼,三架轟六家族成員竟在千米高空完成歷史性集結!
轟六n的巨型空射彈道導彈發射筒如同擎天巨劍,轟六k的\"蜂巢\"掛架旋轉展開如機械蓮花,轟六j則保持掠海攻擊姿態,機載雷達波束將模擬靶艦輪廓投射在航展大屏上!
三機組成的\"死神編隊\"在碧空中拉出紅黃藍三色煙帶,震撼力和視覺效果直接超越剛剛進行動態飛行展示的五角大樓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
《簡氏防務周刊》記者手中的相機瘋狂連拍,鏡頭捕捉到轟六j突然進行戰術橫滾,反艦導彈掛架在離心力作用下幾乎擦過轟六n的垂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