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工業集團和南方裝備集團由彭林揭牌成立后,也代表著龍國軍工進入到全新的發展階段!
當昌河兵器工業總廠的研發人員分別趕赴燕京和魔都全新的總部后,彭林也回到了國防部。
接下來,他將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項目的研發上。
轟-20研發的技術難題主要集中在隱身設計、航空發動機、材料工藝、航電系統與作戰體系融合、武器系統等幾大方面上!
其中在隱身設計上,無尾飛翼設計雖然能夠大幅度的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但是卻會讓轟炸機氣動穩定性極差,甚至在低空抗陣風能力都會極大地削弱,擁有極大地安全隱患!
而在航空發動機上,彭林準備研發新型的渦扇-20發動機,將單臺發動機推力提高到18噸以上,并提高新型航空發動機的燃油效率、使用壽命及隱身適配性等問題!
在材料制造工藝問題上,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的飛翼布局需整體成型的大型鈦合金框架與碳纖維蒙皮,這對于龍國現有的復合材料制造是極大地挑戰!
而在航電系統上,則需整合轟炸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分布式孔徑系統、通信設備以及提高數據傳輸和抗干擾能力等!
不過這對于彭林和龍國航空工業體系而,卻是最簡單的一個步驟!
因為早現在殲-16、殲-35戰機以及轟六改進上,在這方面龍國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為轟-20研發出適配的航電系統并不成問題!
不過在作戰系統融合上,龍國航空工業各家軍工廠卻需要花費一定的功夫!
因為按照彭林的設計指標,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還需具備空中指揮中樞的功能,這又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充滿著挑戰性!
最后,這是在武器系統上!
這就需要考慮超大尺寸的彈藥適配等問題,比如空射版本的高超音速導彈!
還有需實現核彈、常規精確制導武器、無人機的混裝混掛等技術等等!
這一系列的難題,都需要彭林參與進其中,并幫助幾大航空工業的軍工廠解決!
不然的話,僅靠他們自己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可能需要的時間太久了!
……………………
2月初,彭林為了轟-20的隱身設計問題來到西飛的氣動試驗室。
三維風洞投影中,轟-20的飛翼模型正被紅色湍流包裹,機翼邊緣的渦流如同撕裂的綢緞!
彭林抓起筆,立即在草紙上劃出一道銳利的后掠角修正線!
“將翼尖渦流抑制器前移15厘米,用等離子體主動流動控制技術補償穩定性!”
“記住,隱身不是犧牲機動性的理由!”
彭林憑借著自己上一世主持轟-20研發的記憶,指出了西飛在隱身設計上所遇到的問題!
當然,彭林所給出的只是一個正確答案的大概方向!
至于具體的數值和試驗,還需要西飛總設計師帶領著航空工程師團隊們去反復的研究和琢磨!
一個月后,再西飛總工程師趙永革的帶領下氣動實驗室拿出全新的模擬結果:轟-20最新設計方案的雷達反射截面降至平方米的同時,抗側風能力提升40%!
在這一瞬間,實驗室內爆發出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
“彭總師給我們指明了研發方向和思路啊!”
“在彭總師的指導下,咱們通過風洞試驗與計算機模擬,采用曲率連續過渡技術消除機身和機翼接縫處的電磁波反射,并配合鋸齒形彈艙門設計,才將雷達反射截面積降至平米量級!”
“而且在彭總師的引導下,咱們將轟炸機外層采用2mm等離子體柵格,通電后可在0.1秒內削弱多數波段雷達反射……”
西飛的眾多工程師們激動不已的討論說著。
如果沒有彭林的話,別說短短一個月,哪怕是一年之內,他們都絕對不可能如此輕松的解決這些問題!
……………………
3月份中旬。
在解決完隱身設計的問題后,彭林又乘坐專機趕赴到成飛基地。
成飛高空臺實驗基地內,震耳欲聾的轟鳴中,渦扇-20原型航空發動機的尾噴口噴出幽藍火焰,儀表盤數值卻在臨界點劇烈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