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藍姐姐——”
旁邊有小廝咳了一聲,不用他多說什么,眼前的小姑娘立刻明白了規矩,“芷蘭見過將軍夫人。”
是了,過去一同跟她們在青玉觀之中砍柴賣菜的姐姐,如今成了將軍夫人,不僅如此,宋寧藍出身本就同她們不一樣,即便都在青玉觀里時,那也是天差地別。
眼前的小姑娘也不過才九歲的模樣,扎著兩個小辮,稚嫩的臉頰上都是風吹日曬的痕跡,更添幾分質樸和堅韌。
當年青玉觀出事的時候,芷蘭也不過才七歲而已。
她是后來才進入青玉觀的,青衣道人為了收買人心,維持青玉觀的好名聲,好吸引一些貴人前來捐獻香火,青衣道人不得不做這種事情。
最開始的時候,這樣的手段還有用,當這樣的方法沒用的時候,這些孩子,便只能在觀中受苦了。
在青玉觀生活的孩子,一個個都很懂規矩。
她們知道怎么樣才能好好的活下去,才能不挨打,才能不傷痕累累。
宋寧藍走上前去,稍稍彎下腰,她那雙已經被養的白嫩的手,撫上了小姑娘的臉頰,對比明顯。
“不用這樣。”
芷蘭面上重新揚起笑容來,而這樣的笑容,她再熟悉不過。
這是過去,她們這些人,用來討好貴人時,所展露出來的笑容,如今在面對宋寧藍時,露出了相同的笑容來。
今時不同往日,是宋寧藍的一句話,決定了她們的人生,將她們在辛苦勞作的日子里,放到了光亮明媚的學堂之中,讓她們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大家都是非常識時務的人,不會因為現在的變化而生出任何的怨憤來。
她們只看重自己,也只為了自己。
“只來了十五個人啊……”
宋寧藍數了數,她認識這里的每一個孩子,如今愿意來學堂的,只有這些。
芷蘭聽到宋寧藍這樣說,有些局促不安的看向大家,確實,當年在青玉觀之中四散的孩子們總共有三十八人,即便是排除了宋寧藍,如今肯前來學堂的,甚至都不到一半。
另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子站了出來,她名為周蘭,“回將軍夫人的話,一部分人在善醫院做工,潛心修習醫術,所以我等前來。”
所以,這些來學堂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福幼堂的孩子。
宋寧藍點點頭,并不在乎究竟會有多少人來。
旁邊的宋知暖露出溫和友善的笑容來,輕聲問道:“你們在這里住的怎么樣?”
孩子們又圍著宋知暖攏了上去。
她是天生的好人,心腸好,性子又溫柔,對待這些孩子又無比的有耐心。
宋知暖同這些孩子們很快便打成了一片,她將早就準備好的糕點讓下人們拿了過來,讓他們分給這些孩子們。
宋寧藍沒有強行融入她們,她在周圍轉了轉,小廝一直跟著她,見著她的腳步慢慢轉移到了旁邊的學堂去,小廝忍不住開口提醒道:“夫人,那邊是少將軍等人讀書的地方。”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