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這事對的呢,英子姐一個姑娘家,孤身一人在簸箕溝,我們的確應該照顧她啊!”
周玲大方地說道,并口稱“我們,一點都不把自己當外人。
王桃香見周玲心無芥蒂,卻又皺眉說道:“我今天去問了他干爹干媽,可他們說不知道英子在簸箕溝哪個地方上班,只是說托付給了一個親戚。”
“這...”
張勝利和周玲對視一眼。
沒想到,李遠征一家居然不說李英的確切地址。
顯然,他們是不想讓李英再和張家有任何牽扯,免得引起周玲的誤會。
周玲思忖道:“英子姐走的時候說,她在簸箕溝煤礦當磅秤員...讓衛東在各個磅秤房問問不就知道了?”
“簸箕溝大得很,一時半會也問不到...”張勝利眉頭緊蹙沉吟道,“怕的是...英子根本不在簸箕溝,干爹一直在哄我們。”
“也有可能...”
王桃香黯然低頭,沒有再多說。
李英遠走他鄉,是為了成全張勝利和周玲,很有可能壓根就沒有去簸箕溝。
王桃香心里非常愧疚,卻不好在周玲面前多說。
“不會的!”
一邊的張學文卻叫道:“我和萱子姐一起上學,她給我說,英子姐就在簸箕溝煤礦上看磅秤的呢!英子姐還給萱子姐寫了信,說看磅秤的活很輕松,就是看著裝煤的車過磅,然后開票。”
“是嗎?”周玲欣喜地看向張學文說道,“那你想辦法問問李萱,看她知不知道英子姐的地址?”
“對!讓小五悄悄去問萱子!”
張勝利贊許地朝周玲點了點頭,又對張學文說道:“五子,你明天想辦法問問萱子,就算問不出英子的具體地方,問個大概也行,讓爹和老三去找。”
“行,我明天一定想辦法問出來!”張學文點頭。
一家人說著話,就聽院子里有人進來叫道:“桃香嫂子!在屋里嗎?”
王桃香和一家人迎出門,就見三個女人捧著大月餅,還有一些瓜菜,站在院子里。
“是周大媽啊,這兩位...咋有些面生?”
王桃香看到一個姓周的女人是陽曹村的,另外兩個女人年紀略大,卻不認識。
“這兩個嫂子是三和村的,上次我們去三和村吃席的時候見過的!”
周大媽笑道:“他們的老漢在簸箕溝跟著張三哥裝車,張三哥對他們很照顧,兩個嫂子就來給你們家送點月餅!”
一個年紀大些的女人就上來笑道:“我的老漢叫王永文,小叔子叫王永武,在簸箕溝就和張三哥和你們家小三哥住在一個屋里,我們老漢說,張三哥很照顧他們,就讓我們來送點月餅,蒸得不好,你可別嫌棄!”
另外一個女人就趕緊捧上了兩個大月餅。
沙城縣的月餅很有特色,和生日蛋糕差不多,像臉盆一樣大,一層層地撒上碾碎的胡麻、香豆、薄荷、紅花、姜黃...周圍還翻出象征月光的“耳朵”,五顏六色,好看又好吃。
每逢八月十五中秋節,家家戶戶都要蒸月餅,女人們還有相互“送月餅”的習俗。
當然,送月餅除了禮尚往來,還有感謝尊重的意思。
王家兩老漢讓女人來給王桃香送月餅,自然是感謝張永泰在簸箕溝的照顧,希望張永泰以后繼續照顧他們。
“啊呀,我都不知道簸箕溝的事情...趕緊屋里坐著喝茶吧!”
王桃香有些受寵若驚。
多少年來,他都是蒸了月餅給王扎牙的癩蛤蟆女人送,沒想到,今年居然有人來給自己家送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