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地鐵又停了。
葉蘭舟抬頭,發現自己又坐過站了。
他索性不坐了,下車在嘈雜的魔都步行,眼睛還看著手機上那個叫“向日葵大嬸”的文字。
還有那些蠟筆畫,筆法笨拙得像兒童,卻生機勃勃,充滿煙火氣,令人著迷。
“喜鵲不在城里買樓房,自個兒搭個窩,不也照樣娶媳婦生兒育女嗎?”
“不管地里的活生緊忙,我或者就近四處溜達,或者坐在地頭發呆,一坐就是一整天...”
“躺在麥草桿上,高空長風,攜我神游,世間萬物,均為負累...”
“我喜歡這樣誠實的生活,熱愛土地,辛勤勞作,我們跟著節氣種植莊稼,我們是踏實的...”
“一株植物,被人關愛,尚且萌生新芽,回報欣欣生意...
一個人,得到幫助,宜心懷感恩,雖不能濟世,也當努力做一個更好的自己,熱愛生活,內心明亮...
誰說人生如夢呀,我不認為,人世間來一趟,應該有更多的感動,值得...”
回到家,葉蘭舟心潮澎湃,洗了個澡,無法入睡,就打開電腦,查找“向日葵大嬸”的聯系方式。
結果她發現,向日葵大嬸只在網上發表她的文章和蠟筆畫,從來不和評論區的讀者互動,更沒有聯系方式。
葉蘭舟靠在床上,打開電腦,在網上搜了一大圈,都沒有找到任何關于向日葵大嬸的個人信息。
這個向日葵大嬸,還蠻神秘,蠻高冷嘛!
葉蘭舟對向日葵大嬸更加感興趣。
她在向日葵大嬸的文章下面留:“向日葵大嬸您好,您有興趣把您的文字和蠟筆畫,以紙質書的方式出版嗎?要是有興趣就聯系我。”
留完了,葉蘭舟躺在床上,繼續翻看向日葵大嬸的文章,更加的吃驚。
原來,這個大嬸已經在網上堅持寫了十年,發了幾千條文章。
她的文字樸素自然,輕靈干凈,看似只是記錄她們村莊的趣事,卻充滿了人間煙火的氣息和超凡脫俗的哲理。
在這個物欲橫流,匆匆忙忙的時代,這樣純潔的文字已經不多見了...
起碼葉蘭舟已經好多年,沒有見到能打動她的文字了。
好多所謂的作家,長篇大論,卻空洞無味,完全脫離了生活本質。
這個向日葵大嬸,看她的文章就是個西北農村地地道道的農婦,她卻能寫出打動人心的文字。
要是把向日葵大嬸的文字和蠟筆畫出版,肯定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鳴,讓困在鋼筋水泥大城市的人們,治愈焦慮和浮躁。
向日葵大嬸的文章下面,有很多讀者留,說從大嬸的文字里,汲取了力量和勇氣,不再為功名利祿煩心,每天都開開心心的面對生活。
可大嬸卻一條回復信息都沒有。
葉蘭舟倒也不著急。
他相信,最多一周,向日葵大嬸肯定會回復他的消息。
這些年紙質書出版越來越難,好多知名作家自費出書都拿不到書號...
現在自己主動要為向日葵大嬸出書,她肯定會十分高興,很快回復自己的。
不料,過了一個月,大嬸都沒有回復葉蘭舟的信息。
但大嬸在網上的文章卻更新了,好像壓根就沒有看到葉蘭舟的留。
葉蘭舟不禁郁悶。
這個向日葵大嬸,也太不禮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