騤張勝利的原型,是我大舅家的大表哥。
應該就是1988年前后,大表哥的岳父幫他在鄉政府問了個做飯的臨時工,大表哥工作非常努力,贏得一致好評,后來遇到了好政策,正式招工成了公家人。
當然,他并沒有像張勝利那樣娶了縣長千金,平步青云...
大表哥現在快退休了,依舊在鄉鎮基層工作,但他的為人處世卻比書里的張勝利還強。
他話語不多,卻見識不凡,沉穩厚重,精明強干,什么時候都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凈凈,一絲不茍,總是忙著忙那,一刻都閑不住。
我大舅去世得早,家里其他三個孩子成家立業都是大表哥操心操辦。
每次家族有婚喪嫁娶,大表哥就是責無旁貸的“大東”,跑前跑后,全盤操控,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條,誰都對他欽佩敬重。
但我知道,大表哥從小到大經受的磨難,不是我們能想象的,他只是把苦難都埋在心里,從來不和別人說起。
我盡可能地把張勝利寫得像大表哥,可還是有些淺薄,因為我無法達到大表哥的修持境界。
張冬梅是好幾個原型人物的糅合,還借鑒了其他書中的元素。
她雖然是個悲情人物,但憑著簡單的善良,完成了靈魂的拯救,實現了生命的價值,所以,張冬梅去世的時候,心靈是平靜的。
張春蘭的原型,是我家鄉民勤縣有名的農民詩人“田鼠大嬸”裴愛民,她的故事基本都是真實的。
她平平淡淡地種了半輩子地,憑著對文學的熱愛和追求,默默無聞地堅持看書寫作幾十年,年過半百卻一炮走紅,橫空出世,出書,上春晚,參加各種活動...是新時代農村女性的代表。
誰要是有興趣,可以去網上搜索“田鼠大嬸”,也可以買她出版的書“田鼠大嬸的日記”。
我和裴姐很熟,去她家拜訪過四五次,聊過很多,人如其文,干凈,純粹,靈動,樸實,真誠,大度,堅強,樂觀...人看起來卻沒心沒肺傻乎乎的,狀態令人羨慕。
丈夫去世對裴姐打擊很大,但她沒有怨天尤人,沒有愁眉苦臉,依舊對生活大著嗓門說笑,或許是文學給予她的力量吧!
張學文的角色,最后蹭了一波“天水麻辣燙”的熱度,但張學文的內心世界是豐富而深邃的。
他的性格,應該是我最完美的想象,不焦慮,不內耗,不卑不亢,不慌不忙,榮辱不驚,得失坦然。
但現實生活中,天下熙攘,為利來往,這樣的人太少了,或許真的只存在于想象中。
所以,張學文是我的一種思考和探索,或者說是精神理想,我希望有這樣的人,真的能用上帝視角看清這個世界,超然于物外。
本書是群像式的描寫,每一個角色我都希望他性格鮮明,有血有肉,因為世上就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張勝利恪守儒家的處事原則,溫良恭儉讓,凡事三思而后行。
張冬梅很佛系,不到實在無法忍受,不會奮起反抗,佛渡有緣,悲喜卻還得自渡。
張衛東崇尚用力量來構建秩序,確立自己的地位,比較霸道,遵循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張春蘭道法自然,清靜無為,向往田園的寧靜。
張學文卻有墨家的影子,非攻兼愛,行俠仗義,不計回報,以上帝視角蔑視功名利祿,喜歡自由自在。
而張永泰的處世之道,卻是中國人樸素的哲理,融合了儒釋道墨,卻不拘泥刻板,子女們從他身上,各自學到了不同的人生原則。
我寫過最長的一本書,是一本新媒體都市文,寫了680萬字,相比而,這本《流年總有春》的60萬字根本不算什么。
可對于現實題材網絡小說來說,60萬字已經是上限了。
也就七貓是個寬容的平臺,容許作者寫到60萬字。
之所以寫了這么長的篇幅,我是想盡可能寫出每個角色鮮明的性格和命運感。
性格決定命運,但每個人的命運,又是時代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