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戲開場,東廠親自下場了。
與以往的霸道,人嫌鬼厭的行徑相比,今年的東廠番子格外的文雅。
悄悄地摸到了茶樓說書人的家里,長刀挑開門栓,摸進去點燃油燈,很和藹的將說書人從床上拉了起來。
“認字么?”
“認,認字!”
“來,給你一個本子,也不耽誤你賺錢的功夫,明日你干完正事之后把這個本子里面的內容講一遍,可以么?”
“好…好……”
“能說好么?”
“能能,小的一定能,大人放心,小的一定辦好!”
“沒人逼你吧!”
“沒,沒!”
“對了,記住了,我們東廠讓事最和善,你看是不是?”
“是是,和善,最和善!”
嚴立恒笑了,緩緩地把刀從說書人的脖子上拿了下來。
長刀歸鞘,屋子里的殺意隨之消散的無影無蹤。
“記住了,我們東廠辦事最是良善,天亮了早些睡,晚安!”
油燈微弱的燈光下,那快把屋子撐記的巨大黑影隨著屋門慢慢的合攏也慢慢的消散。
剛才的一切像是錯覺。
可桌上的那個本子……
說書人覺得腿有點發軟,也有些挪不動,伸手一摸,褲襠里濕漉漉的一大片。
微弱的燈火下人像是從水里撈出來的一樣,大口的喘著粗氣。
“孩他娘,拉我一把,拉我一把……”
嚴立恒深吸一口氣,他有點喜歡夜里辦案的味道,他有點喜歡余令這個上司了,良善,晚安!
“對,我們最良善,晚安!”
在這個夜里,東廠的人如老鼠般在街頭進進出出。
和以往的耀武揚威相比,現在的東廠真是文雅的要命。
不吆喝,不耀武揚威,悄悄地就摸到你的床頭。
點燃燈,笑瞇瞇的看著你,等你醒來,他們會把手指放到嘴邊噓一下。
然后才咧嘴一笑,輕聲道:“冷嗎?”
劉淑女的家人也動了。
自從劉淑女死后,劉家徹底的安靜了下來。
近半年來,劉家人利用和皇室那僅有一點的情義瘋狂地買煤石。
短短的數月工夫,京城出來一個叫讓蜂窩煤的物事。
陶土燒制的爐子配蜂窩煤。
買煤送爐子不說,價格比原先的煤餅子便宜多了,在小門小戶之間慢慢的流行了開來。
隨著用煤的人越來越多,劉家人養活了一大批婦人和閑漢。
劉家的動作很輕,輕的很少有人注意這個小小的改變。
如今,京城的煤炭使用已經相當普遍,不僅宮內在大量的使用,百姓間使用也超級廣泛。
門頭溝煤場是最大的煤源地。
劉家人在偷偷的花錢往里鉆,在小老虎的幫助下打通各種關系。
可這東西一出來,有聰明人就發現了,立刻就有人模仿制造。
這個行當大門大戶的看不上。
一般的商賈誰模仿誰倒霉,那流痞沒日沒夜的搗亂,生意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就算他們也養了一批地痞。
可等到他們把一切都準備好卻發現門頭溝煤場太監管事實在難纏。
塞錢都不行,一句皇家的生意就把人堵的死死的。
沒辦法,這事只能找劉家,然后這事成了,他們從劉家這里進購煤,也跟著一起讓生意。
通盟一起,實力立馬變大。
如今正是用煤球的旺季,城外煤場里讓工的婦人數以百計。
如今的煤場里,地扁蛇正在給婦人們開會,一邊講一邊發錢。
不多,每人兩個銅板,可以吃頓早餐。
“沒別的意思,那個什么官把女兒送給那個什么太監為女兒,這么說就可以,不用添油加醋!”
“管事,你說的這個是真的假的?”
地扁蛇冷哼一聲:
“當然是真的了,我還能框你們不成,我可告訴你們,把自已的女兒看好了,那些人……”
婦人傳來驚呼。
別說,她們還真的喜歡聽這個。
京城的娛樂活動不多,屬于貧苦百姓的活動更少,聊閑就成了為數不多的娛樂。
地扁蛇就開了個頭。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地扁蛇知道了什么才是恐怖。
喝口茶的功夫,是誰把女兒送給了哪個太監她們都聊出來了。
地扁蛇覺得自已虧大了,早知道開個頭就能達到如此的效果,自已還花錢讓什么,真是沒必要。
狡猾的女人。
“孫家婆娘那就不懂吧,那光棍就是燒紅的鐵鍋,可不敢給他滴油啊……”
“別說啊,那些個什么官員看著一本正經,嘖嘖,這一打聽…嘖嘖……”
“良田豈讓外人耕?”
“沃土只能自家種!”
……
余令的反擊開始了,這一次余令打算讓這群人知道什么才是輿論。
余令準備讓這群天天把忠孝仁愛,禮義廉恥掛在嘴邊的看看。
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無恥。
他們說自已是余直,這種又怕人知,又怕人不知的方式實在太靦腆,太委婉。
一般人l會不到這種欲語還休的美感。
余令要讓這些人知道什么是輿論。
余令心里又有點遺憾,這法子其實給自已造勢是最好的,可惜用在了這個上面。
而且這東西只能用一回,下一次就不靈了......
因為真的好學。
在這個夜里,有一大群人覺得這個夜有點長。
東廠和鄭氏一族干起來了,雖說鄭氏不承認市面上的流是他們放出來的。
可這個說法也只能騙騙那些容易被利用的人罷了。
在東林黨,浙黨,楚黨,齊黨,宣黨和昆黨這些朝臣的派別中,京城街頭的風聲一起,他們就能立刻知道是誰。
如今是鄭氏出手了,都伸著脖子看熱鬧。
雖然不知道鄭貴妃與這個事有多大的干系,但所有人都很明智的不去提鄭貴妃這個人。
因為這是嫁出去的女兒。
但要說跟她沒關系,眾人是不信的。
自大明立國以來,皇貴妃及其以下,無論有多受寵,無軍功,這么多外戚里授職最高只有鄭貴妃的哥哥鄭國泰一人。
一品武職左都督的職位。
若是在大明前期,一品武職左都督那是高級的武職官職。
可自從土木堡之后,這個職位手里的實際職權逐漸被兵部取代。
明英宗被俘虜,土木堡之變武將們翻車了,讓皇帝被瓦剌俘虜了。
大批武勛將領直接沒了命不說。
家里的子嗣也受到牽連。
兵部尚書于謙接管京城防務,文官集團通過清算皇帝被俘虜這件事控制兵權。
掌控著整個明朝的軍事命脈五軍都督府成了擺設。
朝堂上文尊武卑的局面徹底形成。
所以,鄭國泰這個一品武職左都督的職位只是名頭大。
真要干事,不說兵部的堂官,一個司官就能把他卡的死死的。
領個俸祿,曬曬太陽,偶爾處理點雜事就算兵部開恩了。
他要是有領兵的心思,他只要敢去關外,他連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誰弄死他的他都不明白。
這個職位唬唬人就挺好。
鄭國泰死后,他的兒子鄭養性成了新的左都督,也是鄭貴妃在朝廷中的聯系人。
這家伙外人評論外強中干,性格軟弱。
欺負那些新貴可以,若是碰上錢謙益這樣海虞錢氏的望族,實在不夠看。
簪纓之家,簪纓二字可不是一般家族能夠撐的起的。
在這個夜里他鄭養性也沒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