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身份
潘岳將他送出門,回道:“那可難,是請江南一個道士根據脈案開的方子。”
大夫聽說是江南那么遠的地方,就無限失落,搖頭離開了。
那看來這輩子可能都見不到人了。
潘鈺用了新藥方,他的傷快速好轉,臉色一日比一日好,也不便血了,嘴唇都有了血色。
潘鈺:“小妹的這個三師兄可真厲害,隔空開的藥方都這么好,不知道小妹能不能學到他的本事。”
潘岳:“她素來聰慧,學東西很快,應該不難。”
潘岳鼓動潘鈺,“不如我們寫信給她問問,她要是還沒開始學,也可勸她學,雖然是女孩子,但也要學一門手藝比較好,不論將來落于何種境地都能憑借手藝立足。”
潘鈺猶豫:“爹能答應讓我們寫信給小妹嗎?”
之前他連小妹的信都不給他們看呢。
潘岳道:“我剛才已經記下小妹的具體地址,爹就是不答應,我們也能寄。不過不知道上頭是不是還有人盯著我們,不知小妹在那頭用的什么身份……”
“原來你們還知道上頭可能派人盯著我們啊。”潘洪走進門來。
潘岳和潘鈺立即低頭認錯。
潘洪就道:“寫吧,和我的信一并寄過去。”
他道:“她信中用的是我舊友的口吻,寄信用的是她三師兄的戶籍,勉強對得上吧,三清觀那邊為她買了張戶籍,叫張小妹,你們就以筆友的名義與她交往吧。”
潘鈺一聽,傷心不已,“小妹以后都不能叫自己的名字了?”
潘洪嘆息,“能活著就好。”
潘筠都快忘記自己的假名了,因為除了出入幾個大城檢查過戶籍和路引外,其他時候買來的那張戶籍頁和路引根本沒用過。
她在外行走,報的也是潘筠這個名字。
現在猛的想起來還是因為,山神廟需要一個廟祝。
王費隱道:“既然山神廟是你出資建的,就由你來做這個廟祝吧。”
不管是建廟還是做廟祝,都要和衙門上報。
大明對僧道的管理非常嚴格。
太祖皇帝當過和尚,知道僧道免稅役,其中有很多人為了避免稅賦勞役,特意跑到廟里當和尚道士。
所以,他嚴格控制全國的僧道人數,想要成為合法的僧人或道士,需要考度牒。
沒有度牒的僧道都是違法僧道,民不告官不究,但如果官要究,那就是一抓一個準。
王費隱和潘筠道:“你這個年紀,考度牒不符合,但只要能和衙門辦下建廟的公文,你作為出資人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成為廟祝了。”
潘筠覺得很麻煩,問道:“大師兄你不能當廟祝嗎?”
“我不能,”王費隱直接搖頭,“我已經是三清觀主持,不能再兼任廟祝。”
“那就讓三師兄當。”
王費隱:“那不行。”
潘筠默默地看他。
王費隱就一臉糾結道:“師妹啊,師父身上帶衰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兩個是師父的親傳弟子,得了他的好處,受他的衰運影響也是理所當然的,讓你三師兄代我們去受過,不好吧?”
潘筠被說服了,點頭,“行吧,那就我來當。”
直到此時,他們才發現不對,潘筠拿出來的戶籍頁上的信息叫張小妹。
潘筠只糾結了一瞬就道:“就用這個名字吧,名字嘛,一個代號,我也不是那么在意。”
“不行!”王費隱一臉沉凝,“名字是一個代號,但也不止是一個代號。你拜師時用的是潘筠,八字命格都是潘筠,這個時候換成張小妹,那就是換了一個人。”
潘筠攤手,“那您說怎么辦呢?我還能把這張戶籍頁改成潘筠不成?”
“有什么不行的?”王費隱扭頭就問陶季,“王璁呢,他怎么還不回來?”
陶季:“……他在外面做生意呢。”
“給他寫信讓他回來,這天下的生意是做不完的。”
潘筠興致勃勃的問,“大師兄,我這大師侄有這等本事?”
王費隱道:“他和縣衙熟,和廣信府的衙門也有些熟。”
“那我就放心等大師侄回來幫我辦戶籍了。”
當然,其他事她也沒落下,這一次,在王費隱的教導下,她
假身份
潘筠一口氣轉達完,呼出一口氣道:“我呢,就現場問一句,你這兩天到哪一步了,親眼看到燒窯了嗎?”
王小井還沒消化前面一大串的話,聞立即點頭,“看到了,我還給余窯主搬了好幾捆柴呢。”
“很好,你有感悟嗎?你覺得自己有天賦嗎?”
“我覺得我有,余窯主說燒窯最主要的就是溫度。”
潘筠就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那你就認真的學,我回頭找一下燒窯方面的書,到時候給你自己研究,說不定你能成一個大家呢?到時候別忘了給我燒幾個值錢的瓷器,我好拿出去賺錢。”
王小井:“雖然我很心動,可我不識字。”
潘筠:“……你家在汾水村也是有頭有臉的人家,為什么會不識字?”
王小井臉色大紅,小聲道:“我,我讀書不行,小的時候上過兩年學堂,但我就認得幾個常用的字而已,其他的都不認識。”
潘筠一臉失望的看他,揮手道:“算了,反正到時候我把書給你,你看不看得懂是你的事,你自己想辦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