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適,陛下提出的部署不合適。”
郗鑒作為老將,很快就指出了司馬紹外行的毛病。
他鄭重道:“建康守軍是親眼看到唐禹往北走的,而這段時間建康及周邊都有戰事發生,到處都是斥候、探子和騎兵穿梭,唐禹的三百人如果返南而下,必然是藏不住的。”
“由此我們可以斷定,唐禹依舊還在北方。”
“他必須要逃出大晉境內,才能活下去。”
“我們首先要判斷他的目的地,根據這個區判斷動機,才能做到料敵于先。”
司馬紹面色嚴肅,當即道:“假節請跟朕來!”
他帶著郗鑒來到東齋,指著墻上的地圖道:“請假節仔細分析,找到部署策略。”
郗鑒仔仔細細看著地圖,然后緩緩道:“慕容鮮卑。”
“江湖有傳,唐禹和極樂宮的圣女頗有些曖昧,譙郡的詳細情報中也證明了這一點。”
“同時,那個慕容星眸也才離開不久,和唐禹往來很親近。”
“加之慕容鮮卑即將立國,很缺乏唐禹這種將相之才。”
“還有一點,就是石虎經過譙郡慘敗之后,出現了一定的統治危機,正忙著收拾內部軍閥和世家呢。”
“在多種因素影響下,唐禹應該是往北,趁著趙國沒心情管他,穿過趙國國境,直達慕容鮮卑。”
“這是他的終極目標。”
郗鑒指著地圖道:“陛下請看,如果唐禹向北,因為淮河以北在戰事之后,還未真正恢復秩序,當地的官府無法組織有力的阻擊和堵截,再加上他在淮河以北的名聲很響亮,許多百姓向著他,所以唐禹往北走,最符合他的利益。”
“只要我們確定了這一點,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
司馬紹點頭道:“假節分析得十分有理。”
郗鑒道:“陛下首先要盡快聯系到淮河以北的各個世家,讓他們派出私兵,沿著淮河兩岸的狹窄處、渡何處巡邏或布置暗哨,找尋唐禹的蹤跡。”
“如今雖然是枯水期,但淮河之大,也不是哪里都能過得去的。”
“只要盯住了那些渡河口,唐禹就不可能跑得掉。”
司馬紹點頭道:“這簡單,我可以直接飛鴿傳書至徐州,再讓戴淵派出騎兵聯系各大世家,絕對會比唐禹更快。”
郗鑒沉聲道:“我上萬人的部隊,不能分成好幾十個小隊去鋪,因為每一隊的兵力沒能達到一千,很可能會被唐禹全殲。”
“我應該分為八個千人小隊,根據官道脈絡沿路搜尋。”
“再拿兩千人,組成五十支情報探查小隊,搜尋山脈、野外之中唐禹駐扎過的痕跡,三百個人總要生火,總要搭營,總要吃喝拉撒,不可能不留下任何痕跡。”
“只要被我們發現,我們就能沿著痕跡順藤摸瓜。”
“情報隊伍負責跟進,同時通知大軍靠攏,這才是天衣無縫、天羅地網。”
說到這里,郗鑒笑道:“還要充分發動百姓,提供唐禹情報者,賞白銀十兩,根據情報找到唐禹,直接賞白銀百兩。如果不要錢,也可以分配相應的土地。”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些百姓窮怕了,他們為了這些錢,會漫山遍野找唐禹。”
“這才是唐禹他們根本無法防范的地方。”
司馬紹聞大喜,當即笑道:“好!好好!就按假節說的辦!”
“如此一來,這唐禹就算是插上翅膀,也難逃一死了。”
……
汝南郡以東大約九十里處,一條河流經過山林,沖出一條峽谷。
峽谷之底,河流之畔,馬兒悠閑地吃著草,清水收集完畢之后,三百個士兵開始在河畔集體洗衣服。
而王徽、歲歲、小荷、小蓮四人,則是坐在旁邊的石頭上,幫戰士們縫制著破損的衣物。
走山路,衣服總是難免破損,士兵們又不懂這些,好在王妹妹她們擅長這些。
一直忙到黃昏,四個人縫縫補補上百件衣服,累得手抖抬不起來了,才終于忙完。
王徽招呼著眾人去取衣服。
她笑著喊出每一個人的名字,順口還能聊上幾句。
“石頭,你那條褲子的褲腿有些大了,我給你改小了一點。”
“郭墩子,你這名字不好聽,姐姐以后叫你郭盾怎么樣?盾牌的盾,表示你有強硬的身軀,可以幫助戰友,可以保護身后的百姓。”
郭墩子傻傻點頭,隨即對著四周眾人笑道:“我有名字了!不是什么傻墩子了,以后都叫老子郭盾!”
“王姐姐,也幫俺取一個名字唄!”
“王姐姐你縫的衣服比我娘還要好!”
王徽笑道:“一個姐姐半個娘嘛,沒點本事怎么幫你們啊。”
眾人頓時大笑出聲。
僅僅幾天的功夫,他們和王徽都處成了姐弟關系,甚至一些三十好幾的老兵,也舔著臉叫王姐姐,一個個樂呵得很。
王徽也是記性好,幾天時間就能把所有人的名字記住,還能跟每一個人說上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