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感受?
謝秋瞳給唐禹是什么感受?在唐禹看來,她大多數時候都傲慢、敏銳、清醒、極端強勢,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心狠手辣,寧教我負天下人。
但在某一瞬間,她有極度坦誠,把自己完全敞開,承認自己的錯誤,接納一切理智的觀點,像是一個謙遜的智者。
前者讓人佩服又懼怕,不安又恐懼,后者又讓人心動和尊敬。
可這并不是她的全部啊。
她有時候真的會發癲的。
比如殺人她總是親自殺,一片片割肉。
比如她瘋起來就出賣隊友,并告訴你這是為了你好。
這讓唐禹根本認不清她。
哦現在倒是好,像是某個時代救亡圖存的學者,懷揣著對真理的渴望,傾聽一切觀點。
但萬一她是裝的呢?
當你把自己也剖開,把真心遞給她,她就突然變臉,說你幼稚、說你瘋了、說絕不可能答應,并劈頭蓋臉把你罵一頓,甚至把你軟禁起來…
“啊都晾起來吧!”
她真能笑嘻嘻地把你的真心掛在梁上晾起來。
唐禹是吃虧上當的苦主,所以有點不敢信她。
可是現在,燭光照耀,她精致的臉上滿是真誠…
而且反正靠其他家族是靠不住的,謝家至少了解…
好像真得聊聊…
所以唐禹最終還是點頭道:“好,我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我認為,這個時代的確挺爛的,百姓愚昧,貴族惡毒,整個世界的價值觀在顛覆,忠誠、善良、慈悲、正義,一切正向的東西都在被踐踏。”
“所以改天換地一定是必要的。”
“但不能走你所秉持的路,因為一個領袖決定了一個階層的氣質,你不擇手段,你的班底也就是不擇手段的人,你真正上位了,他們也跟著你上位了。”
“那到時候,你就算保持住了初心,就算心里還念著百姓,那你的班底呢?”
“整個統治階級依舊是惡毒的、不擇手段的,你就算是皇帝,你怎么改變?”
“所以你的路,不是改天換地的路,只是讓這個天下換了個主人而已。”
“本質上,這并沒有區別,就像王家和庾家,對于百姓來說,他們沒有區別。”
謝秋瞳皺著眉頭,沉默了片刻,才道:“你說的有道理,我之前確實只想到了自己的心是堅定的,上位之后可以為百姓做事,卻忽略了跟隨我的班底不會考慮百姓…”
唐禹繼續道:“我的路呢,本質不靠謀,靠名。”
“劉備,一個織席販履之輩,就是靠仁德之名,籠絡到了一大批心懷正義的英雄。”
“我的名聲如果打出去了,等身份到了一定地步,自然就有人跟隨。”
“在某一個時機,自然就能成氣候。”
“而且民心也會向著我,這很關鍵。”
“別說百姓不重要,舒縣的情況呢看到了,我只要說一句,唐縣丞需要你們的幫助。”
“他們每一個人都愿意為我而死。”
“我根基太淺,過早參與斗爭容易樹敵,而樹敵太多現在又沒辦法應付,借力打力、驅虎逐狼又容易深陷陰謀漩渦。”
“目前最好的路,就是沒有派系,沒有立場,就站在陛下的角度,做點實事。”
“這樣世家不至于恨我,陛下也會保護我。”
“等我名聲積攢到一定程度,時機徹底成熟,才是做大事的時候。”
謝秋瞳點了點頭,陷入了沉思。
過了良久,她才皺眉道:“你這么想不對。”
“你媽的…”
唐禹當場破防。
謝秋瞳道:“你的路,聽起來似乎不錯,但你忽略了一個關鍵的東西,就是時間。”
“你這樣一步一步去做,到一個地方就做實事,需要多少時間?舒縣用了一年,那譙郡不得三五年?那再往后呢?”
“那么多年下來,天下都爛透了,你都還沒成氣候。”
“而且你不是沒根基,你有謝家,你不至于孤立無援。”
“我認為你有舒縣的名就夠了,到了譙郡,你應該適當犧牲百姓,爭取去換得軍功。”
“有舒縣的名,有軍功,那你升官就很快了。”
“而且邊疆的百姓,你能怎么保護?反正早晚死于兵禍,還不如利用他們的命,助你上位。”
她看向唐禹,道:“成大事,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你可不能婦人之仁,把譙郡當成舒縣。”
“舒縣的事,我會替你宣傳,讓全天下都知道你的事跡,助你揚名。”
“但譙郡,你得用軍功來報答我,報答謝家。”
唐禹氣得差點沒喘上氣來,指著謝秋瞳道:“你媽的…你讓我坦誠說出來,又把我否決了,你是人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