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春節檔首日映,
指的是從大年三十晚八點到凌晨三點。
而首日映的成績也就是統計這個時間段的上座率以及票房。
后者是屬于公司機密,不談。
不過前者是屬于公開數據,花錢就能買到。
而今天的早晨,
當煙火氣息還未散盡、瘋狂一夜的錦港市民還沉眠于夢鄉的時候,
關于春節檔所有電影的首日映數據,就擺放在了大大小小各個影視公司的辦公桌上。
熬夜加班的牛馬任勞任怨,不僅統計出了首日映數據的排名,還把首日映和一輪放映的數據做了對比。
當各個公司負責人拿起數據表查看之時,
有的因為成績尚佳大喜過望,有的因為成績符合預期而松了一口氣,還有的因為成績撲街一臉吃屎的模樣……
情態各不相同。
不過有一點相仿!
那就是,當他們看見名單前列的一個片名之時,臉上那強烈的震驚。
首日映
排名第四:《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平均上座率68%
“???”
所有人的腦門上都浮現了一連串問號。
這怎么可能!
第一輪放映,這部片子不是還排名末流的嗎?
怎么短短三、四輪放映過去——首日映到凌晨三點結束,加上第一輪放映,就只有四、五輪放映。
這部片子就漲起來了?!
而且還是直接從末流漲到了前五!
甚至把三大公司的大制作都給壓到了下面。
一眾小公司雖然震驚,但更不乏幸災樂禍——反正他們的片子已經是墊底了,被打擊到的又不是他們。
“看來炒作還是有效果的嘛!”
于是他們就在心里盤算起來了:下一部暑假檔電影,我們要不要……
——事實上,每有新電影出來就必有一波炒作,就是起源于此。
炒作從明星的個人行為,從此開始成為電影宣發的一種商業行為。
排除一票小公司不看。
對于《古惑仔之人在江湖》殺入前列,最震驚的還是要數幾個中大型公司。
尤其是幾個中流公司。
本想在今年春節檔打個翻身仗,把頭頂那三大公司給壓一壓。
到時候就又是一波娛樂頭條“旗下《xx》首日映領先于……”
可是萬萬沒想到,
這個頭彩居然被那什么古惑仔給拿下了!
簡直晦氣!
“我們走著瞧,春節檔可才剛剛開始呢!”
雖說首日映成績決定了整個七日春節檔的票房成績。
但事實上,排名前五的片子雖有高下之分,不過卻也相差不大。
至于三大影視公司。
驚訝之余,也不過是笑笑罷了。
以前這種情況雖然罕見,但也不是從來沒有過。
可是,
最終票房成績,還不是他們的片子占據前列!
淡然處之源自于公司深厚的底蘊!
“通知下去吧,第二輪宣發可以開始了。”
顯然,他們又要發揮‘壕無人性’之術了。
你問電影都上映了,還可以宣發嗎?
其實是可以的。
你在網上刷到的那些高贊‘好評’‘值得一看’甚至是‘精彩片段泄出’之類的,其實百分之九十都是人家電影運營方買的營銷罷了。
只不過這一輪宣發,非得有‘大壕氣’不可!
——說白了,就是拿錢去買口碑。
“還有……找個方法,把這個古惑仔的熱度降一降吧——我不想在春節檔結束的時候,還能在前六位看見它。”
“我想你應該能明白我的意思。”
都說商場如戰場,其實娛樂圈又何嘗不是?
三大公司都很默契地做下了如此決策。
為什么最終往往是他們的片子拔得頭籌?
這可不僅僅是‘壕無人性’能夠做到的,還得要‘毫無人性’才行!
春節檔的前幾位,只能是他們三大公司。
任何一家都行!
這也是屬于他們錦港三大頂尖影視公司的默契。
至于為什么不互相攻伐?
原因很簡單。
畢竟他們的底蘊都差不多,如果真要內斗起來,誰都奈何不得誰,只會搞得兩敗俱傷。
最后只會讓下面那些撲街撿了便宜。
——如果說他們是三條鱷魚,那么那些中小型公司可也是些牙齒鋒利的食人魚!
……
此刻。
許麟還在睡夢中,就被一陣電話鈴聲吵醒。
是宣發部部長張睿打來的。
他的語氣激動到顫抖,“許總!!!”
“你吼辣么大聲干什么嘛?”
許麟把電話拿遠了些,不滿地說道。
張睿的聲音趕忙低了一些,但還是難掩激動,“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