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甲兵二話不說,抱拳一禮后風馳電掣卷出廢屋。
這次蘇蓉鎮定多了,躺在草堆里,還能假寐會。
不消一刻,銅甲兵提回兩只野雞復命。
蘇蓉查看獵物,果然都活著,四只腳被一根藤蔓纏住,捆成一串,飛不起來。但那“咯咯”“咕咕”叫聲,遠比家雞響亮。
慌得蘇蓉趕緊找干草擰成草繩,把野雞嘴巴牢牢拴緊。若是被村民們聽見發現,她這“狩獵”活野雞的本事,是個人也會起疑了!
這一夜沒睡好。
冷,擔心野雞死了,還怕賊人登門。
蘇蓉起夜四五次,天不亮便頂著兩只熊貓眼,把兩只野雞藏在背簍里。面上鋪上一層干草,一層昨天挖來的野菜,背著去村東頭趕車。
豐定村有專門做騾車拉客生意的。到縣城一人一籮筐十文,每多一籮筐重量,加收十文,不管你籮筐里裝的什么。
所以村民們一般步行幾十里山路去縣城。除非山貨實在太多背不動,或者年老體衰不得不坐車,才會照顧車把式生意。
原身沒有去縣城的記憶,蘇蓉初穿來人生地不熟,只能選擇掏十文坐車。
車把式和同行者打量她懷中護得緊緊的一背簍野菜,心里直搖頭。暗想這是誰家小媳婦,不懂過日子?
一背簍野菜進城最多賣個十幾文,來回車費加進城費,還倒虧幾文呢!若是自家女人,非得好好教訓一頓。別人家的,權當看樂子了。
他們硬是誰也沒認出來,蘇蓉是誰?
蘇蓉沒理會村民們投來種種異樣的目光,坐在車廂靠里的位置,死死護住背簍。
旁邊一個大嬸,耐不住熊熊八卦之心,幾次欲與她攀談。蘇蓉給她一個后腦勺,擺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態度,頭埋在背簍上佯裝打盹。
大嬸無奈,只好退而求其次,同另一位進城去賣雞蛋的嬸子,熱火朝天聊起來。
聽她們不可避免提到金家,談論起被休的蘇氏,蘇蓉嘴角抽抽。
還好兩位大嬸對苦命的原身有點同情,語沒有太過分。這讓蘇蓉心情放松不少,至少公道在人心。
車到縣城后,蘇蓉背著大背簍最后一個爬下車,順著人流加入到排隊進城的隊伍。
眼前一座土不拉嘰的屎黃色城池,灰撲撲的人群,令她有點小失落。
這像沒有經費的劇組,簡單搭起草臺班子在拍戲啊?如此簡陋的縣城,寒酸的百姓,她將來即便掙錢,怕也是賺不了多少。
果然戲里大多是騙人的。真實的古代,遠比影視劇、小說里描寫更苦難。
進城費普通百姓繳納三文,商人另算。聽說原本進城費要收十文的,新縣令接任,兩個月前改為三文。
簡單一個舉措,讓新縣令迅速在宜陽縣站穩腳跟。不僅贏得民心,連城內外豪紳也夸贊新縣令“青天”。
畢竟官府少貪點,他們跟著受益,送禮壓力沒那么大。
如今縣城較兩個月前有人氣不少,遠道來往做生意的商人,也增添許多。
蘇蓉捏著剩下的八十七文進城,還是挺肉疼。總資產一下縮水近兩成!還好帶來兩只野雞,賣出去的話能有收入進賬。
老天給了她金手指,真是天無絕人路。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