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隨著天氣轉涼進入冬季,頻繁的前線戰事逐漸緩解下來,交戰雙方都需要從后方調運糧草,養精蓄銳,等待來年開春再戰。
葉清辭致力于將眾多流民審查清楚來歷后,把身世清白者,安排到宜陽縣下屬的十多個小村莊落戶。
如豐定村這般,外來人口占多數。換任里正,蒲家從此一蹶不振,再不復當初的囂張跋扈。
魏氏帶著幾個媳婦低調做人。好好把唯一孫子養大,才能頂門立戶。
老金氏差點被流民襲村嚇破膽,和金安福兩口子死皮賴臉窩在鄧宅,不愿離開。還時不時挑刺陶姨娘沒管好家。
真是請神容易送神難。
鄧教諭和陶姨娘窩了一肚子火。礙于金竹海仗勢欺人,只得出錢在縣城置辦一處兩進宅子,哄著鄧慧帶自己婆母男人搬了出去。
就在他們搬出后不久,劉夫人在后宅咽下最后一口氣。
鄧慧的哭鬧起不了任何作用。隔天,早就用錢說通劉氏宗族的鄧教諭,將陶姨娘扶了正。
宜陽縣如今這亂糟糟的局面,葉清辭哪有閑工夫關注屬下后宅事。鄧教諭悄悄找到代管戶籍的小吏,直接將陶姨娘妾室的身份改了。
從此人前人后稱陶夫人。
陶夫人有子,又小意溫柔侍奉鄧教諭滿意,比起當初的劉夫人,得人心多了。也算后宅妾室勵志的典范。
自然,這些事與己無關,蘇蓉聽聽便罷。倒是張如英見時局逐步平穩,市集陸陸續續有商家開門做生意,動心思想回張記炊香閣。
蘇蓉覺得應該慎重。
至少葉清辭依舊緊鑼密鼓安排縣城布防,她們不能失了警戒心,開店不急一時。
午后,縣城難得一見晴天。冬日陽光和煦撒向大地,暖融融烤著人寒涼脊背。蘇蓉特地端了盆水在庭院。
一來方便清潔走廊柱頭,二來正大光明好曬太陽。
不過,葉清辭倒是帶著傅振意外地提早回衙門。身后尾隨鄭校尉、金竹海一行。
金竹海看見院里干活的蘇蓉,不經意多打量兩眼。
他這以前從沒放在心上的前妻,不知是不是縣衙風水養人,出落得越發標志了,黑中帶俏。
倘若能再養白些,不比那些大戶人家小姐差……
驚覺自己想法的金竹海,不由自主愣了神。
曾嬤嬤趕緊推蘇蓉一把:“快去給大人們端茶送水,用那套白玉瓷壺!”
她和另一名粗使婆子臉上皺皮拉呱,滿帶苦相。出面干這種活,會讓客人以為縣署內宅無人,掉大人身價。
蘇蓉去,好歹拿得出手。
蘇蓉沒有拒絕,直接走去茶水小間,里面溫著熱水。
她加炭燒開水,拿出一套四個杯盞,放上茶葉。葉清辭和傅振杯中放上好的;鄭校尉杯中一般;獨金竹海杯子除了茶葉,還添上點“料”。
暫時不解決這渣渣,還指望她侍候?做夢!
她淡定地端著托盤入內。
只見正屋四人分賓主坐定,正自面紅耳赤爭論什么糧食問題,見她進門閉嘴。她故作若無其事,一盞盞將茶送到他們手邊,然后屈膝退出。
走出門,有意放慢腳步,果然聽到傅振憤怒開口。
“宜陽只是小縣又非大城。現在城外聚集這么多嗷嗷待哺的難民呢!三皇子遣使,要從我等周邊城鎮,征調上萬石糧食去前線?”
“上牙碰下牙,他說得輕松!不要老百姓們活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