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草堂時已近正午,他們在附近的一家小餐館用了午餐。簡單的山野菜肴卻別有風味:
清炒筍尖鮮嫩爽口,石耳燉湯清香醇厚,還有當地特產的石雞、石魚,讓饑腸轆轆的四人吃得格外香甜。
飯后,他們信步來到如琴湖畔。
湖形如琴,水色澄碧,四周峰巒環抱,倒影如畫。
與昨日見過的磅礴瀑布和浩瀚云海不同,這里的景色恬靜婉約,宛如一幅精心繪制的工筆畫。
他們在湖畔尋了處樹蔭坐下。
清風徐來,湖面泛起細碎的漣漪,陽光在水面上跳躍,碎金萬點。
對岸的山林層次分明,深綠、淺翠、鵝黃交織在一起,在湖水中映出朦朧的倒影。
唐小次被湖中的游魚吸引,趴在欄桿上看得入神。
唐小初則拿出畫本,試圖捕捉這湖光山色。
唐無憂和唐承安并肩而立,享受著這悠然的寧靜時光。
“有時候,真羨慕古人,”唐承安嘆了口氣,“能夠如此從容地寄情山水,與自然為伴。”
唐無憂目光悠遠:“現代人雖然行色匆匆,但只要心靜,何處不能得自在?
你看這湖水,千年如一日地映照著山光云影,從不因游人往來而改變它的澄澈。”
午后陽光正好,溫暖而不炙熱。
他們在湖邊停留了許久,什么也不做,只是靜靜地看著湖水、遠山和藍天,感受時光緩緩流淌。
直到日頭西斜,湖面開始泛起金光,他們才依依不舍地起身返回。
回程的路上,唐小次已經有些走不動了。
唐承安自然地蹲下身:“來,承安舅舅背你一段。”
趴在唐承安背上,小家伙兒很快就睡著了,嘴角還帶著甜甜的笑意。
唐小初雖然也累,卻堅持自己走路。
夕陽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山路上的腳步聲和偶爾的鳥鳴顯得格外清晰。
唐無憂看著身旁的唐承安和唐承安背上的小次,又看看身邊的唐小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到達酒店時,華燈初上。
廬山在暮色中顯得溫柔而神秘。
晚餐后,唐小初突然問道:“舅舅,為什么白居易要離開這么美的廬山呢?”
唐無憂沉吟片刻:“因為他還有未盡的抱負和責任。山水雖好,但讀書人終究要心系天下。
這或許就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吧。”
唐小次眼睛一亮:“就像我們廣廈事務所!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對!”唐承安哈哈大笑,沖唐小次豎起大拇指,“小次說的太對了。
真棒!”
唐小次被夸的眼睛亮晶晶的,嘿嘿直笑。
突然,他想到什么,從他的小背包里掏出幾片精心收藏的樹葉和花瓣:“我要把這些帶給媽媽看,告訴她白居易看過的花和樹是什么樣的!”
臨睡前,唐小初拿出畫本,唐小次拿出日記本,認真地記錄下這一天的見聞。
唐小初用工整的字跡寫下了《大林寺桃花》全詩,并畫了草堂的簡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