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雨宮輕衣只是向鄭夫人做了匯報,但其他人還是知道了,他們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太平客棧中多了兩個來路不明之人并不難查。
今天是南婆羅洲公司董事會的擴大議事,除了董事會成員以外,其他公司領導層也會參與議事。
在總部議事廳中,匯聚了一大批平時不易見到的公司高層,其中就包括劉煥、鄭金、劉保這些董事會成員,每個人各有一個圈子。
以劉煥為首的圈子代表了公司內部的“主流”,他們是劉家主干,聽命于鄭夫人,不過嚴格來說,他們之所以效忠鄭夫人,主要有兩點,一是因為鄭夫人是劉家的媳婦,二是因為鄭夫人是個不錯的掌舵人。嚴格來說,他們還是效忠于劉家名義上的家主劉驊,如果夫妻失和,他們還是要站在自家人這邊。
以鄭金為首的圈子則代表了外戚勢力,他們是鄭夫人的娘家人,雖然同樣是聽命于鄭夫人,但他們直接效忠于鄭夫人本人,反而無視劉燁這位家主。
在許多劉家人看來,這伙鄭家人就是挖劉家墻角發家,也是鄭夫人必須下臺的鐵證。
當然了,在李家人看來,都差不多,鄭家挖劉家的墻角,劉家挖李家的墻角,都是一丘之貉。
最后就是以劉保為首的圈子,他們與前兩個圈子保持著鮮明的距離,他們是劉家的反叛者,也是被邊緣化的群體。
這些劉家人以三房為主,算是奪嫡之爭的失敗者。
當年老太爺有三房子孫,本該由大房大老爺繼承家業,可大老爺死在了舊港宣慰司,大房后繼無人。于是就成了二房和三房之爭,二老爺和三老爺都是爛泥扶不上墻,鄭夫人異軍突起,最終老太爺指定了鄭夫人代表二房執掌家業,三房就此敗落。
鄭夫人當然想要趕盡殺絕,無奈劉家不是大門關起來自成一方天地。這又不是爭奪皇位,你想把三房趕盡殺絕,置道門律法于何地?李家和陳家也不會允許,甚至在這兩家的強勢干預下,三房仍舊保留了一定的股份。
這些年來,三房一直想要結束鄭夫人的統治。
在他們看來,鄭夫人和當年那個奪了李家皇位的武明空沒什么兩樣,當年李家宗室除了極少部分人選擇反抗,其余都是束手待斃,結果被殺了個精光,他們絕不能重蹈覆轍。
話說回來,這也是李家人死活不讓女人當權的原因,都是有血淚教訓的,當年倒是開放,倒是平等,結果一不小心,家業就不姓李了,族人死完了,兒子也被改姓武,不是李家子孫了,這上哪說理去。
最后也不是那個女人心甘情愿還給李家的,而是發動政變奪回來的。
她倒是想不答應,無奈形勢比人強。
這段時間號稱上承太宗,下啟玄宗,說白了就是要不是有這個插曲,兩個盛世就連在一起了。
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高宗皇帝,中宗皇帝,都是狗屁,連家業都守不住,還扯什么朝廷天下。
劉家人還是讀史書的,打出的旗號就是不復李家舊事。
所以李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還是同情三房的,這大約是感同身受,想起了祖上的經歷。
這次李家派人,三房也最是振奮,劉保不惜親自拜會李青霄,就是要把姓鄭的拉下馬來,保住祖宗基業。
“據說新來的李監事也會參加這次擴大議事?”
“這是肯定的,這次擴大議事說白了就是因為這位李監事才召開的,算是亮個相,讓大家認識一下。”
“沒有這么簡單吧,我可是聽說了,在接風宴上,這位李監事相當不客氣,差點撕破臉。”
“到底是大家族出來的公子,底氣就是足,心高氣傲,年輕氣盛,不把我們這些地方上的人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