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救,人就死了。
云姒目光看了眼臨王妃,終是下定決心。
她打開藥箱,從最底層取出一個玉盒:“我這里有半朵天山雪蓮,或許能一試。”
“天山雪蓮?”
眾人嘩然。
“那可是能起死回生的好東西,千金難求,王妃怎會有?”
云姒無暇解釋,打開玉盒取出半朵晶瑩剔透的雪蓮,研磨成粉,混入早已備好的參湯中,動作麻利迅速,看的一眾御醫瞠目結舌。
蕭王妃的身體……好了?
“快,喂臨王喝下。”
其中一名御醫接過來,好在,臨王還有吞咽功能,一碗藥喝進了大半。
不過半盞茶的功夫,臨王原本微弱的氣息竟漸漸平穩,胸口的血跡也不再蔓延。
這天山雪蓮,果真如此神奇。
御醫們又驚又喜,連忙上前診治:“脈息穩了!真的穩住了!”
嘉慶帝聞訊趕來,見臨王轉危為安,也隱隱松了口氣。
帝王深不可測的眸,讓人不敢直視與窺探。
威嚴的臉上,看不出太多情緒。
他目光落在臨王胸前的起伏,半晌,才轉頭看向云姒,淡淡的語氣不辨喜怒:“蕭王妃,你這天山雪蓮從何而來?此等寶物,并非我大秦所有。”
云姒垂眸答道:“回父皇,這是臣媳外祖經商時,從一商戶手中偶然購得,一直珍藏著以備不時之需,今日正巧趕上,能救臨王殿下實屬幸運。”
“嗯。”
嘉慶帝面上露出贊許,命人取來一箱珍寶賞賜給她,但眼底,卻深沉的讓人看不透半分。
完全分辨不出,他心底究竟是喜,還是疑。
前世,云姒很少進宮,但也知道,大秦的這位陛下是個城府極深的人,且生性多疑,不會輕易相信任何人。
她知道,今日這一步,終究會引來一些不必要的關注。
“蕭王妃,聽說今日,你父親重審的判決文書下來了,你們侯府因為沈家而含冤,你心中,可有怨恨?”
嘉慶帝問的隱晦。
并未明說,這個怨恨的對象,是沈家還是皇家。
云姒又豈能聽不明白。
她內心平靜淡定,抬眸時,眼底漾起一層水光,聲音微微哽咽。
“父皇明鑒,臣媳怎會怨恨?父親沉冤得雪,已是天恩浩蕩,至于沈家……善惡終有報,他們也算是自食惡果,臣媳心中已無怨恨。”
前一句,回應的是皇家,受了委屈卻仍感念皇恩。
后一句,才是沈家。
沈家既已受到應有的懲罰,她心中又何必執著于仇恨不放。
這個回答,近乎滿分。
嘉慶帝目光在她臉上停駐片刻,忽然輕笑一聲,溫和地道:“蕭王妃倒是個通透的人,以后可多去皇后宮里坐坐。”
他突然提到皇后,讓云姒心中微微一緊。
這是在提醒她什么嗎?
云姒壓下心中的不安,面上恭順應道:“臣媳遵旨。”
嘉慶帝不再多,轉身看向床榻上的臨王,聲音不怒自威:“好好照看臨王,若他再有差池,朕唯你們是問。”
“是。”眾人齊齊應道。
說完,他便起身離開了暖閣。
外面,其他幾位王爺也聞訊趕到。
先圍著嘉慶帝,關心詢問他的傷勢,然后又幫著秦野與金吾衛一起審查刺客。
三名刺客很快招認。
竟是三年前,江南水患受災的三名百姓。
他們認為嘉慶帝是個昏君,不顧百姓的死活。
這三人,原本都有幸福的家庭,過著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可這一切,被一場洪水襲擊。
大家都說當今陛下如何如何愛戴百姓,可結果,江南發生水患后,這個昏君看著百姓流離失所,每年征收那么多的賦稅,到了百姓需要國家時,卻毫無作為。
最終導致,他們的家沒了,家人也沒了!
這個昏君,根本不配當皇帝。
所以該殺!
只可惜,半路跑出來個臨王,替昏君擋了一刀。
昏君沒殺死,殺他一個兒子,也不算一無所獲。
刺客招認后,就立刻自殺了。
這份供詞,大家看完后,一致沉默。
暖閣外的廊下,氣氛冷凝。
晉王將供詞狠狠拍在石桌上,氣的額角青筋暴起。
“沈謙!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
他一腳踹翻旁邊的花架,瓷盆碎裂聲刺耳。
“當年江南賑災,父皇派他去督查糧草,本王還親自在城門口送他,千叮萬囑莫要辜負圣恩,辦好這趟差事,他倒好,竟敢中飽私囊,讓父皇替他背這昏君的黑鍋,害百姓流離失所,連帶著老二也險些送命!”
晉王越想越氣。
“本王聽說,沈家人前陣子都死在了奴隸市場,真是報應,活該,不過死的太便宜了!”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