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下去,只要百姓愿意,都可參與,戰死的兄弟全都帶回臨潁。”
趙安喝了口水后,下了第三道命令。
這一戰韃子一直被堵截,沒能馳騁起來,跨度也就很小。
不過前后加起來幾十里還是有的。
清理起來還是頗為費勁的。
如果其他地方的百姓都參與,自會事半功倍。
其實,他現在距離長葛已經不遠了。
但韃子反撲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一方面,孛魯臺和巖王都沒有想到他會突然發動進攻,怯薛軍和盤踞在新鄭、長葛一帶的韃子更不會想到。
另外一方面,這十萬韃靼兵馬輸得太慘了,必會打亂他們原有的部署,他們需要時間調整。
捫心自問,他也沒有想到這一仗會打成這樣。
他最初的想法是制造擒賊先擒王的假象,來亂韃子的陣腳,然后盡可能多地殺韃子,算是先發制人,主動破局。
而且這是他利用“盤龍陣”的首戰。
這種攻殺的軍陣是他借鑒了“一字長蛇陣”,又想到“熱脹冷縮”的原理,直接給搞了一個軍陣版本的。
簡單點來說,就是以他為龍頭,打造一個主軸。
主軸中的將士皆是他精挑細選的精銳,早在葉縣時就專門只作主軸夜以繼日地操練過。
主軸成型后,他便往兩邊加兵馬,讓他們練配合。
遇到敵人強力沖擊,想要將他們截成兩段或者數段,被針對的部位要像是遇到冷風一樣快速收縮陣型,以守代攻。
而若某個部位打得順利,打得火熱了,要快速膨脹,快速擴大戰果。
這種打法對將士們的相互配合,要求是非常高的。
好在趙家軍最善配合。
而且只要他這個巨大的牽引龍頭在,主軸不亂,那么整個軍陣便不會亂。
盤龍,盤龍,能沖也能盤!
他給取名為“盤龍陣”,也是希望不能因為有這個主軸在,就缺少變化,一味沖鋒,而是要敢于回頭,敢于包抄,敢于卷盤一切敵人!
追擊孛魯臺時用的便是這一招。
那貨自統率這路兵馬后,從未向外公布過自己的名字,也鮮有露面。
這是生怕被他“斬首”呢。
現在也算是送他一個“怕什么來什么”,給盤龍陣祭旗了……
這個軍陣在此戰之中可謂大放異彩,甚至超出了他的預期,他會繼續完善下去。
不出意外的話,倘若讓“血屠衛”來當主軸,盤龍陣的威力會更大!
……
數日后。
韃子在中原的“四大巨頭”中,有三個齊聚新鄭。
他們分別是喜歡頭頂牛角的漆王、統率怯薛軍的怯薛長赤爾乎和一直以韃靼老農自居的青桑王。
三人的臉色都很難看。
漆王更是摔了茶杯道:“那皇甫極是什么意思?他就那么不屑于跟咱們為伍?咱們都一請再請了,他還是一點薄面都不給,真當自己現在位極人臣,恩寵無雙了?”
穿著粗布麻衣,沒苦硬吃的青桑王搖頭道:“漆王老弟,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在暗中做什么。那和咱們這些沙場上分生死的是兩條路,何必強扭?”
“呸!”
漆王啐了一口道:“他以為把那些不三不四的教派給聚到一起,就能掌控天下了?他還不如像趙安一樣說自己是什么大帝轉世呢!”
一身怒賁的肌肉,雙眼如刀的赤爾乎冷聲道:“都什么時候了,兩位王爺還在爭論這些?孛魯臺和巖王被殺了,十萬大軍死傷多達七萬多……”
說到這,他嘴角狠抽,說不下去了。
盡管都過去幾天了,他還是沒法接受。
在他看來,巖王被罵成“豬王”都委屈豬了,他真是連豬都不如!
一個簡簡單單的誘敵深入,敵人沒誘成,他卻帶著那么多將士一起下黃泉了。
也讓大汗精心謀劃的天羅地網大打折扣。
真是該死!
還有孛魯臺……
堂堂十萬大軍統帥,竟被趙安率軍追著打!
要知道最初趙安只有三萬兵馬啊,后來才達到六萬的!
他實在想不通,這些狗東西平時在韃靼爭強好斗的,怎么一碰到趙安就成兩腳羊了?
難不成是在中原待久了,都忘記自己是草原的雄鷹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