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半島乃是高句麗的疆土。
那么守衛這里的水軍肯定是以高句麗的為主。
海上正刮東南風。
這些靈活性非常出色的小船卻從西北出現。
趙安一眼識破道:“傳令,立即讓戰船散開,隨時準備應對來自東南方向的進攻,眼前的小船不過是為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罷了,用強弩和火器應對即可!”
小船上的敵軍射得很起勁,而且都是不要命地往大趙水師中沖,大有蚍蜉撼樹之意。
雖然水師的將士迅速摧毀了一艘又一艘小船,但還是不斷有火箭射在戰船之上。
這是難以避免的。
然而,敵軍想要看到的火光竄起,戰船葬身火海的畫面,遲遲沒有出現。
他們不信邪,派出了更多的戰船和弓弩手進攻。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那么多燃燒著火焰的箭矢落在趙國的戰船上,就跟射進了大海里差不多,即便偶現火苗,也會被立馬撲滅。
趙家軍無論是射箭,還是射火器的準頭又很高。
他們的戰船基本上有來無回。
這么下去,這場至關重要的海戰根本不用打了。
好在主力出動了。
一艘艘火船借著風勢從東南撲來,宛若一息百里。
這種速度讓他們都忍不住喝彩。
古往今來,戰船都是木質結構。
趙國的戰船再高大、再堅固,還是逃脫不了對火攻的天然恐懼。
這些造價低廉,卻火舌亂竄的船只鋪天蓋地而來,趙安的水師又往哪里逃?
一個高句麗的將軍看著這一幕,冷笑道:“雖然他們在齊魯沿海打敗了倭國水師,但那是提前設伏,以智取勝。所謂的征服三峽天險,恐怕也是夸大其詞,真到了海上,他們就是不堪一擊的旱鴨子!”
“聽聞這一路水師是趙安親自統率!堂堂一代戰神,長驅直入卻不知占據上風向,這不是找死嗎?哈哈哈!”
玄儀從未見過海戰,她也跟來了。
此時就站在趙安的身旁。
望著那些讓人頭皮發麻的火船,她微微皺眉道:“以貧道對王爺的了解,王爺不會犯這種稚嫩的錯誤。”
趙安笑了笑道:“在這茫茫無際的大海之上,風向上方永遠都是相對的!占據上方是占據了主動,但也會徹底暴露自身!”
“而且面對我大趙水師,他們難以正面抵擋,必然會用火攻!這幾乎是常識,他們真以為本王和阮統制沒有絲毫準備,就這么冒冒失失地前來攻打了?”
他話音剛落,船體高大,共有四層的一眾福船開始使用投石機、床弩和火器摧毀火船。
與此同時,福船之上還裝備著巨大的“拍竿”,利用杠桿原理來砸擊靠近的火船。
而福船兩側站著許多水兵,他們會用手中拿著的長桿和撓鉤,推開或者頂住火船。
這其實相當于針對火船構筑了三道防御。
當然,僅是靠防御是不行的。
曾在渡過三峽時大放異彩的艨艟主動出擊,前去摧毀火船。
就這也難保不會有漏網之魚。
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戰船自身能夠防火了。
趙安讓人打造的戰船都會在船體外部涂抹防火泥。
它是由石灰、泥土和桐油混合而成,干后形成堅固的保護層,極難點燃。
戰船之上也會大量使用鐵釘和鐵鋦來堅固船體。
這樣能夠減少榫卯結構暴露,即便船體著火,也有時間施救。
另外,大趙水師戰船的上層建筑少得出奇,船舷兩側不僅加設了高大的木板,上面覆蓋著浸濕的布幕,而且甲板上還提前放置了沙桶、泥漿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