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少年道士,到了我的法域里面,卻不收斂,將心中所想說出,雖然他謹守自身,沒有氣息透露出來,但修為絕對不低,有境界,就有見識,不可能不知道,在神靈法域,低聲說話,內容都會為神所知。”
嶄新的星辰之上,邱端坐宮中,神軀的急速變化漸漸趨于穩定,而在這一段時間中,那東華部洲上發生的事,很大部分都被他收入眼中。
其中,又以法域范圍內的為最,如觀水子的幾句語,就都落入邱心中。
“難怪星君能統領一洲,這星辰光輝照耀之處,景象就都會化作投影,投影到星辰表面,化作一點光暈,為我所知,自然容易掌控,只是東華之中,山頭眾多,就算以星君之能,也很難輕易削平,也難怪那持目星君之前會有諸多布置。”
念頭轉動,神念就輻射整整一顆星辰,星辰上的事情,事無巨細,盡數呈現心中,清晰無比,這整整一顆星辰,幾乎成為了邱神軀的延伸,那星辰上的任何光影,都逃不出其人感應,從而得知部洲內的種種信息。
說起來,此時的這顆星辰,結構也逐漸穩定下來,可以分成五部分——
這第一部分,其實就是最外層的光暈。
這些光暈的成分十分復雜,既有源自星君的神光,也有反射其他光源的光澤,更有星辰本身散發出來的光輝,當然,亦包括了那些部洲景象投影過來后,散發出來的淡淡光亮。
正因為如此,一旦星君離開自己駐扎的星辰,那么失去了一個光源的星辰,無疑就會慢慢暗淡,到了最后,連星辰本身的光輝也會漸漸隱沒,只剩下一點反射光芒。
這也是持目星君的那顆星辰,在他離開后慢慢暗淡的緣由所在。
除了包裹星辰光澤,這星辰的第二部分,便是那星辰表面。
邱的這顆星辰,還是新生,在星辰的地表,處處荒涼,放眼望去,滿目光禿,只有一座宮殿孤零零的佇立其中,時而有風吹來,帶來荒涼、孤寂之感,如果有凡人在這里,立時就會心有所感,留下悲愴語句,但時間長了,在這無邊寂靜的環境里生存,就會漸漸瘋狂。
不過,若是細細打探,就能發現,在表面的土壤里,隱藏著星星點點的光輝,宛如火焰,偶爾會有一兩點火花,從泥土中蹦出來,在半空中游蕩,緩緩聚集。
相信,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火花慢慢聚集的足夠多,就會在星辰上形成別樣景觀。
如果將這一層土壤層層剝開,就會發現,土壤里埋藏著的,不光有火,還有層層疊疊的網狀物,一根一根,纖細輕盈,綻放著淡淡光澤,好似風一吹,就會隨風而去。
這埋藏著火花、細網的,便是星辰的第三分部了——地殼。
星君星辰的地殼,不是單純的巖石構成,其內夾雜著神通法域之能,也隱藏著核心符篆的許多神通,都由此延伸出去,融入在土壤深處,構建成隔絕內外的屏障。
在這個屏障中,邱的山河之力、灶火之能,都好似大地的脈動,如龍脈、靈脈般流轉,只要他的意念一動,這顆星辰的任何角落,都能有所反應,施展神通。
整整一顆星辰,就好似他的一具分身!
這是何等大的神通?
其中,如今邱的核心能力——人文之力,更是在這地殼中凝結了淡淡一層網絡,構建出別樣神通——
人文火種衍生出來的法職,玄之又玄,但邱卻將之慢慢具象、具體,化作那人文之網,此網,乃是邱用以實現人文法職的工具和方法,分別在血獄與東華蔓延,而此時,在這星辰地殼中,同樣埋著一層人文之網,但并非**存在。
這深埋在地殼中的文網,穩固在泥土之中,被層層疊疊的裹住,仿佛被保護起來,卻又分出諸多無形觸角,延伸出去,向無盡星空和近在咫尺的東華部洲蔓延過去。
東華部洲,經過兩年的發展,邱當初所釋放的人文之網,而今已經覆蓋了很大一部分大瑞疆土,并且接觸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內里的積累初露端倪,更為世人所知。
現在,這氣候漸成的文網,正朝著高空延伸,穿過了籠罩東華的人道雷霆,深入星空,和無形觸角相連,聯系著星辰地殼中的文網。
這種聯系,使得人文之網的根基更加穩固,而且信息在其中傳播,已經不再局限于一洲一地。
“有了這星辰地殼中的文網作為根基,即便東華部洲發生異變,人文之網盡數毀滅,但其中累積的知識、學識,也不會因此滅絕,而是會儲存在星辰文網里面,繼續存在,待到文網重建之時,就可直接集成,會省去許多力氣。”
感受著地殼奧秘,邱的心里浮現明悟,知道是自己腦海中的一些念頭,在天地之力的支持下,自然而然的變化,于星辰形成的過程中,化作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