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半……仙?是啊,是在李莊。”
連江北岸,船夫一邊回答一邊掃視著兩個要過江的客人。
“客官從韶州來?是買馬燈、行靴、彩琉璃還是青鐵五金?哪家有哪貨,哪貨價最低,我小謝知得最清!腳力船頭,牙驗關契,我小謝一應全包!”
連江南岸,一個眼神滑溜的年輕人攔住這兩人,嘴舌也轉得滾圓,看來是個游散的牙人。
“找李半……仙?嘿嘿……難道是來算命的?”
那小謝聽了兩人的問話,臉色頗有些怪異。
“嗯嗯,是啊是啊……”
兩人都一身普通行商打扮,其中那個中年人世故一些,跟小謝回著話。
“哦……那進了青田集問問便知。”
沒了生意,小謝再沒興趣,敷衍了一句又朝其他人湊去。
南岸已是一個頗為繁華的小渡口,在這里雇了兩頭騾子,這二人就朝南而行,并沒注意到身后那小謝又朝他們多看了幾眼。
“記得去年這時候從浛洸過,可沒見著有這樣的景象啊,不僅有了渡口,連路都鋪過來了。”
一條土路劈開半人高的荒草叢地,雖然遠不如靠近城鎮的磚石路,路面卻是精細夯過的,騾子行著也頗為平穩。那年輕人轉頭四顧,顯得很是訝異。
“田心河不讓外人行船,只能從這里走,當然得修路,這里面可真是有奧妙。”
年紀大一點的行商看向前方,眼里滿是期待。
“還能有什么奧妙?湖南的水晶琉璃,那就該是從這里出去的,瞧這熱鬧勁,也就是今年才暴發起來的。”
路上人車來來往往,年輕人已是有了定論。
“這都知道,所以家里才讓咱們來看看。可要看的東西卻不簡單,如果這里只是出了巧匠,摸懂了水晶琉璃品的制法,那倒還沒什么,讓行里想法招攬去廣州就好。可要是這里懂了水晶料的制法,那就有些棘手了。”
中年人倒是看得透,可年輕人顯得覺得他想得多。
“六叔,水晶品的制法,連咱們安家都沒摸透,粵北這個小縣的鄉人怎么可能懂得?更不用說水晶料了,切……那么多年了,博山1都沒整出個名堂!這里要真弄出來玻璃料,滿天下人都得嚇著!我看啊,多半是這里誰勾結了另外的行商,從外洋倒騰過來的,只敢賣到湖南去,明顯是想避開咱們安合堂。”
年輕人的一頓嘮叨,中年人也只呵呵輕笑,兩人還真似叔侄關系。
“進去打聽仔細就好,反正湖南那邊的人說,好像彭家背后,就是那個李半仙,據說勢力不比英德彭家小,咱們還得注意點。”
中年的叮囑,年輕人不以為意:“英德彭家算哪號?給咱們安合堂送炭火的都能跟他比比!那什么李半仙,估摸著也就是個混過廣州的散牙!”
他扭肩晃腰的,似乎頗不習慣胯下騾子的悠悠慢步,又再補充了一句:“讓六叔你這個韶州掌柜親自來跑這么一趟,實在是高看他們了。依著我的心思,叫幾個伙計過來,把咱們的堂號亮亮,看不把他們嚇死!”
中年人嘆氣搖頭:“阿威你啊……有心氣是好的,就是眼界得再寬點,這英德今年可攪出了不少事,就算是窮鄉僻壤,也總有幾個人物。”
說話間,路前又有了變化,前方不再是土路,而是碎石細細鋪成,可容至少兩架大車并過的寬路。路邊還有一排整齊屋子,幾個套著“兵”字馬甲的綠營兵將路面攔住,正在搜撿著來往行人。
“咦?啥時候這里也有塘口了?”
兩人很是詫異,可這是官兵,兩人不敢違逆前方兵丁的招手示意,乖乖排隊候檢。
“哪里來?做什么?”
一個像是目長的兵丁喝問,那嗓音讓兩人都是一怔,估摸著還沒過十六歲吧,這么小就頂缺了?
“安六,安威,韶州行商,來這里買點土貨。”
中年人恭敬答道。
“土貨?”
那兵丁瞪眼,神色讓這兩人琢磨不清。
“阿遠!我來接班了!”
正說著,另一個少年兵丁過來了,這時候兩人才注意到一些細節,比如說這關口五六個兵丁,都踩著之前小謝說的那種“行靴”,靴頭憨重沉實,讓他們看起來也多了一分架勢。腰間挎的不是一般的腰刀,而是兩尺左右的直鞘兵刃,手里提著一根三四尺的木棍,一頭粗一頭細,很是奇怪,每人背上還背了不大不小的藤牌,整個裝束跟一般的塘兵有很大區別。
“恒子啊,等等,我查過這兩人再交班。”
那少年回了一聲,接著繼續問。
“誰介紹過來的?具體是想買什么?還有……路引呢?”
叫安威的年輕人忍不住了。
“又不是賊匪,盤問那么緊干嘛!?路引那東西如今誰還帶?”
他指指旁邊那些兵丁沒盤問就放行的路人。
“他們怎么不查?”
少年兵丁嘿嘿笑了,安六趕緊攔在安威身前。
“就是來看看風土人情的,除了特產,也想拜訪拜訪李半仙。”
一邊說話一邊把袖子遞了過去,里面夾著一塊估摸兩三錢的小銀角。
那少年兵丁又是呵呵一笑,臉色越加古怪,卻沒拒絕銀子,從腰間摸出一張小紙條,“這是進市集的路條,沒這個那里的巡差可不放你們進去,至于李半仙……”
說到這,后面那個喚他的少年兵丁過來了,和他對視一眼,少年繼續道:“就看你有沒有機會見到他了。”
看著兩人遠去的背影,羅堂遠將那銀角子一上一下拋著,和方堂恒一起吃吃笑了。
“李半仙……哈哈……”
“總司要聽到,還不知道臉上是什么表情。”
姓安的二人自然沒聽到這話,聽到了也不明白,行了好一陣,終于進到一個大市集前,頓時被眼前古怪的布局給震住了。大片平整的磚石地,長寬各有二三十丈,還停著各色車馬,車歸車,騾馬歸騾馬,排排栓樁整齊劃出了地頭。市集在廣場后方,高墻四面圍住,只一道大門攔著,門前還有幾個套著“巡”字馬甲的差人站得筆直,在他們身后,正是熙熙攘攘的人流。
來到門前,遞出之前那少年塘兵給出的路條,見著接過路條的巡差雖然眼眉粗率,卻也不過十六七歲,兩人都心道,這地頭怎么全是少年人?
那巡差一見路條,粗濃眉毛如蠶般擰了一下,用頗為怪異的眼神打量著兩人,看得他們心里發毛。
“如果不方便的話,也不急著進市集,就想打聽下李半仙的住處。”
安六感覺著不對,也許之前那少年給的路條,是在示意這巡差,他們二人是可以宰一記的肥羊,這事廣州可不少,趕緊備著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