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帝到濟縣那日已召見過烏桓,相比桀驁不馴怎么看怎么讓他覺得不順眼的烏鐵崖,年少斯文的烏桓讓建隆帝還覺得順眼些,可烏桓流的畢竟是烏家的血,建隆帝對他很不放心。
他們是臣自己是君,君為臣綱,身為臣子就該有臣子的本分,不懂的,建隆帝自有辦法讓他懂。建隆帝本打算隨便擇個不上不下的京中文官之女許給烏桓,斷了他與武將聯姻的心思。既然烏家這么識趣,建隆帝何樂而不為?
自從得到石果后,真的是事事順心。建隆帝吃了塊點心,笑著對皇后道,“你早些歇著,朕再去看看那石果打磨得如何了。”
昨日將石果運下山后,建隆帝便招來工匠連夜打磨,急欲一睹石果真容。到跨院見到已經剝去外皮的石果時,建隆帝眼前不禁一亮,“果真是個寶貝!”
這桃兒狀的松綠色石桃色澤潤透,難得的是石桃的底座中絲絲縷縷的黑線形似樹之枝蔓攀延而上,這石桃兒真像其上結出的將要熟透的果兒。
建隆帝圍著石頭轉了三圈,百般不舍地吩咐道,“將它送入朕的房中,朕要與仙果同眠。”
得,圣上一句話,這石頭就由石果進化為仙果了,德喜笑得合不攏嘴,建隆帝笑罵了一句,“你這老東西!”
“萬歲爺何時啟程歸京?”雖然沒找到張昭成,但尋到仙果也能讓圣上心滿意足,該回京了吧。德喜擔心著京里那一大攤子事兒。
建隆帝卻不急,“后日再動身,朕明日要著平民衣裳,親眼看看百姓日子過得如何。”
“圣上心懷百姓,乃天下之福。”德喜笑贊,想著樓知縣今夜又不能安睡了。
建隆帝叮囑了一句,“莫叫地方官員知曉,免得驚擾百姓。”
德喜笑應了。說是不讓樓知縣知曉,但該囑咐的德喜一點也沒落下。
樓知縣聽到圣上明日要微服私訪,頭發又薅下一大把,私訪可比前幾日圣上擺駕出行難伺候得多了,“師爺,速給城中富戶下旨,讓他們明日攜家帶口,給本官上街閑游!長得磕磣的、不會說話的、病病歪歪的,明天都在家呆著不許出門!”
師爺……
前者好通傳,這后三樣要怎么辦?大人果然急瘋了。師爺勸道,“大人稍安勿躁,圣上得天降神石,心中喜悅自是看什么都順眼,街道已打掃過數遍,乞丐趕去了益州,鬧事的刁民都關在牢里,便是街上偶有狀況,我等也能隨機應變。”
隨機應變?圣上要私訪,哪能讓你跟著隨機應變!樓蕭遷吼道,“讓你去就去,啰嗦什么!來人,將衙役班頭都給本大人叫來,本大人好不了,他們一個都別想好過!”
在一夜的雞飛狗跳之后,衙役將濟縣城中喜歡鬧事的小地痞,不聽話的二愣子,想告狀的心有冤屈者都被押入大牢,大牢一時人滿為患。
建隆帝換了便裝要出門,見自己身邊跟著的,尤為顯眼的三兒子,笑道,“晟兒留在府中,你二哥與老夫同去。”
著了書生袍的易王笑瞇瞇的,“三弟放心,我與父……親晌午前便歸。”
這等平民的稱呼,莫說易王說的不習慣,便是三爺也聽得渾身難受,“是,嚴晟在家中準備行裝。”
建隆帝帶著易王和大批侍衛出去不久,師無咎便捧著烏龜罐子到了。進入書房后,師無咎將小龜放在桌上,鄭重地給三爺行了揖禮。
一切盡在不中。
行完禮后,師無咎也不多,退出書房。待他行到門口時,三爺冰冷的聲音才響起,“沒有下次。否則本王半月內帶門人踏平龍虎山,火燒上清宮。”
三爺既然敢開口,就說明此處都是他的人。師無咎靜靜看著院中的烏龜池,三爺說的是門人而不是屬下,三爺的師門行事素來低調不為世人熟知,但師無咎知道他們單論武功,的確有火燒上清宮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