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男人死了,給我留下仨孩子。”
“我知道。”
“我婆婆中風了,需要我照顧。”
“我知道,我媽也天天躺床上,要人伺候著。”
“你要是跟我結婚,我得把孩子和我婆婆都給帶著。”
楊大懶羞澀一笑,或許是因為結婚那兩個字,他不好意思撓頭:“我知道,那咱倆啥時候結婚?”
他回答的太快了,王月霞都覺得這男人是不是有病,或者有別的圈套。
可王月霞沒別的辦法。
楊大懶家里有地,村里有渠道賣菜,聽說光那幾畝地侍弄好了一年也能掙個幾萬塊。
王月霞還跟楊大懶立了字據,兩個人暫時不扯證,先過一段時間看看。
就這樣,她帶著孩子和婆婆住到楊溝村。
楊大懶的媽生病,大多數時間也是在床上躺著,王月霞從伺候一個老人變成伺候兩個老人,可總算不用去磚廠干活,楊大懶不像別人說的那么懶,他干活挺勤快的,他們村里有個叫夏蕪的姑娘包山頭,山上挺多活需要人干,楊大懶就給她打打散工,一個月下來起碼有個三千多塊錢工資。
再加上有人到他們村里買菜,楊大懶種了兩畝菜地,每個月也能掙一千塊錢。
比王月霞在磚廠辛辛苦苦干一個月掙太多了。
而且跟楊大懶在一起后,王月霞才發現楊大懶這人真挺好的,沒騙她,對她三個孩子又好又知道保持距離感,對她婆婆也從不說啥。
王月霞下定決心和他好好過日子,光靠楊大懶一個人干活也不容易,王月霞也想在村里找點活干。
她求石紅娘幫她找事,石紅娘去給夏蕪求情,還真給她找到事情做了。
她和楊大懶雖然沒扯證,但她嫁過來那天辦了酒席,酒席上的飯菜都是王月霞親自燒的,夏蕪吃中她做的飯,特意給她找了個廚子在活,在山上給人做飯,做的是大鍋飯,有點累,但工資高啊。
夏蕪給她開三千塊錢的工資,一開始一天只有兩頓飯,后來加到三頓,還給她漲工資了。
再后來,夏蕪山頭上的果子吃不完,摘回來要熬成果醬,王月霞主動攬下這活。
她一開始是有意報答夏蕪,也沒打算再要多余的工錢,可夏蕪是個良心人,給她漲工資不說,還要給她分成,熬出來的果醬每賣出去一瓶,她都能多拿一點錢。
到這時候,王月霞無比慶幸自己和楊大懶結婚了,要不然哪來這么多好處呢。
村里的老人都喜歡到夏蕪的水井小院里來,給她摘摘菜,干點力所能及的小活,夏蕪就給村里老人提供飯菜。
王月霞家里倆老婆子也被她接來,每天大清早跟著她到山上干活,晚上再回去,水井小院人多,誰都能幫她看著倆老婆子。
村里的書記說小孩子都要進行九年義務教育,以前是王月霞生活不容易,孩子在家休學,現在有人幫襯了,孩子不去上學就不像話了。
于是她的三個孩子都順利重返校園。
一個月前,王月霞還在擔憂這個擔憂那個。
和楊大懶一起過日子后,她的煩惱好像都迎刃而解,日子也越來越有盼頭了。
王月霞給夏蕪干了幾個月活,每個月拿的錢比楊大懶掙得都多,楊大懶把家里的錢都給她保管,兩個半路出家的夫妻過的比多少小年輕都有愛意。
現在夏蕪創立公司,她和楊大懶都成了正式員工,買的有五險一金,工資也穩定,這樣幸福的日子,王月霞真不敢相信是真的。
她和村里很多給夏蕪干活的人是一樣想法,必須好好干,必須把公司做大做強,努力掙錢,這樣才能讓現在的幸福維持的久一點,再久一點。
也不知想了多久,外頭天色蒙蒙亮,村里傳來雞叫聲。
前不久夏蕪買了幾十頭產奶的水牛回來,每天大清早都要擠牛奶,再把擠回來的水牛奶加工成饅頭和糕點,楊大懶負責擠奶,王月霞負責后續加工。
看時間差不多了,王月霞徹底睡不著了,推著楊大懶:“大懶,醒醒,上山干活了。”
楊大懶正在睡夢中被人推醒,一點都不氣,“幾點了?”
“五點半了,快收拾收拾上山。”
說話間,王月霞已經穿好了衣服,楊大懶去廚房把孩子們上學前要吃的早餐熱好,都是她從山上帶回來的水牛奶和水牛奶饅頭,一加熱就能吃,再煮幾個雞蛋,孩子們吃著還營養還裹腹。
王月霞去倆婆子房間,給她們換洗擦洗,好好養一段時間后,她前婆子病況都好了一些,現在能自己勉強拿著叉子,保持一個姿勢叉面條吃。
要是放以前,王月霞肯定怕她拿叉子把自己叉死。
不過現在她不用擔心了。
現的日子過得好著呢,連她前婆子都跟著享福,再也沒說過怕拖累王月霞的話,要是真不想拖累她,趕緊好好吃飯好好養身體才是正道。
女人自己能掙錢,不用手心朝上找男人要錢,王月霞精神煥發,干勁十足。
她雖然帶著“拖油瓶”嫁給楊大懶,卻不覺得自己是低人一等的,能掙錢,孩子聽話,老婆子們不給她添堵,和楊大懶也濃情蜜意,倆人還打算攢兩年錢,再要個孩子。
忙完家里的事情,王月霞去到水井小院,立馬開始忙活工作,她嘴角帶著笑,嘴里高興地哼著小曲。
陽光越過山頭照在身上的一瞬間,溫暖舒適,一如王月霞的好心情。
水牛奶不斷給送到水井小院,忙活完早飯,王月霞調整攝像頭位置,穿戴好各種裝備,對著鏡頭開始和面。
等面發開,村里的女人們忙完上午的活,下午就要開始蒸饅頭,她們一天要做出來上千個饅頭,冷卻放涼后真空包裝,接著發當天的冷鏈快遞,把水牛奶饅頭送往千家萬戶。
這就是王月霞的一天。無比幸福滿足。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