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倩和孫小霖在桃源小區的新生活,正式拉開了帷幕。
陽光透過嶄新的玻璃窗,灑在光潔的地板上,也照進了母子倆的心底。孫小霖在自己的小床上滾來滾去,興奮地宣告著對這片小天地的所有權。周倩倩看著兒子眼中久違的光彩,覺得一切奔波都值得了。
安頓下來后,生計問題成了頭等大事。周倩倩盤算著手里的存款,決定從最拿手的面食開始。她在小區公示欄貼了張手寫的小廣告:“供應手工饅頭、花卷,接受預定,可用新鮮蔬菜交換。”字跡娟秀,帶著一絲試探性的期待。
起初幾天,響應寥寥。周倩倩心里有些打鼓,是不是價格定高了?或者大家對外來戶的手藝不信任?
正當她猶豫時,對門的鄰居,一位姓王的阿姨敲開了門。王阿姨快人快語:“小周啊,我看到你貼的單子了。光寫饅頭花卷太簡單了,咱們小區天南地北的人都有,你好歹弄點帶餡兒的,包子、餃子什么的,肯定更受歡迎。”
周倩倩眼前一亮,這真是當局者迷!“王阿姨,您說得對!可我剛開始,設備不全,就一個普通的蒸鍋,一次做不了太多……”
“哎喲,這有啥!”王阿姨擺擺手,“我家有個大的多層蒸鍋,平時閑置著,你先拿去用!都是鄰居,別客氣。你先試試做點肉包子、素菜包,我幫你跟老姐妹們宣傳宣傳!”
王阿姨的熱情像一陣暖風,吹散了周倩倩心頭的迷霧。她感激地接過蒸鍋,立刻著手準備。第二天,她做了幾籠試驗品,肉包餡大皮薄,素菜包用的是小區菜地剛摘的青菜,清爽可口。她讓孫小霖給王阿姨和對門幾家相熟的鄰居送了些嘗嘗。
很快,反饋就來了。不僅是好評,還有實實在在的訂單。有人用一把小蔥換兩個包子,有人用幾個雞蛋換一袋饅頭,更多的是直接付錢預定。周倩倩的小本子上,記錄得密密麻麻。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和面、調餡、上籠蒸,廚房里彌漫著溫暖的面香和蒸汽。
孫小霖也成了媽媽的小幫手,放學后負責將預定好的食物裝袋,送到鄰居家門口。這個過程中,他認識了更多鄰居,性格越發開朗。周倩倩的“周媽手工面點”漸漸在小區里有了名氣,雖然忙碌,但內心無比充實。她發現,靠自己的雙手,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真的能扎根下來。
“啥?租鋪面?”
這天,桃源小區自治會的幾個管理人員找到周倩倩,告訴她小區朝外的一圈商鋪正在招租。
“這也是夏總給的福利,說要把這些商鋪用到實處。你也知道,咱們小區里好多都是外來人口,放棄外地工作來到這里,肯定得有生活來源,最近這段時間,不光是你在想法子掙錢,其他人也是。”
“三棟有個會做面的,五棟有個會做餅的,小區里就想著,要不你們三個人合伙開個早餐鋪子,一來大家吃早餐方便,二來也能給你們找個正經的工作掙錢,你看怎么樣?”
周倩倩一聽,居然還有這樣的好事,趕忙問租金多少。
租金不高,商鋪的租金最終也是用到小區自建設的,說不定哪天就不用小區租戶自己出物業費了,一切都得看盈利。
桃源小區人流量很大,尤其是一些外地的游客,j來東華鎮旅游必定要來看看桃源小區,逛一逛門口的桃源商超。
很多客人開車幾個小時十幾個小時的都有,下車肯定想吃頓熱乎飯。
周倩倩這幾個婦女,做些家常便飯沒什么問題,把她們整合到一起開店,也是大家的主意。
租金不高,還有人合伙,這再猶豫就太傻了。
周倩倩毫不猶豫就同意合伙開店,然后被自治會的人介紹和另外兩個小伙伴認識。
年紀大的女人叫宗紅,今年五十六歲,她結婚早,有個老伴,還活著,千年的時候兩個人離婚了,她和老伴有倆孩子,一男孩一女,男的去國外不回來,女孩嫁外地,也不怎么回來。
宗紅和她老伴離婚的原因很簡單,吃了一輩子苦,老了不想吃苦了。
她年輕的時候,那男的就出軌,找三啊四的,鬧了大半輩子,不光出軌,他還家暴,宗紅不能有什么意見,不能他就打人。
孩子還小的時候,宗紅為了孩子強忍著,那男的能掙錢,不離婚好歹對孩子有好處。
終于把倆孩子都養大了,宗紅要離婚,卻得不到兩個孩子的支持,要么就是說她都忍這么多年了,再忍忍怎么了,要么就說她這個歲數離婚丟人,閨女兒子都認為她一輩子不工作,在家里光享福了。
再說他們爸爸出軌家暴的事,就說是多少年前的老黃歷。
宗紅有苦說不出,被兒女們這樣說,一咬牙又忍了許多年。
直到兒女成家立業,她身體越來越差,一想到后半輩子還要伺候她老伴,她就受不了,終于鬧來鬧去,鬧離婚了。
她離婚是凈身出戶,當了一輩子家庭主婦,沒錢沒娘家了,孩子也不盼她好,希望她早點吃夠苦頭回他們爸爸身邊去。
宗紅來到桃源小區,因為她年紀大,所以沒有單獨的套間,而是和其他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單身婦女共住一個套間,對她們來說這里就是她們的棲身之所。
再說了,年紀大點有人陪著住,也能放心些。
宗紅閑不下來,閑下來就想琢磨著掙錢,她做一輩子的家庭主婦,一手好廚藝,為了謀生,她就琢磨做點餛飩餃子賣,沒想到反響還挺好。
另一個年輕的女孩,比周倩倩歲數還要小,也是一個人帶娃,她有一個女兒,今年三歲。她因為遠嫁,生的是閨女,不遭婆家待見,婆家要把她閨女送人,讓她再生,她跟婆家鬧了兩年,丈夫卻一直不站在她這邊。
當初嫁給他也是跟家里人抗爭許久,最終卻是這個結果,女孩沒有臉回娘家,干脆就帶著孩子一個人過。
日子過得苦巴巴的。
她會做面條,她娘家就是做面館生意的。
三個命苦的女人一拍即合,沒過多久就在小區門口租下一間九十多平米的鋪子,一年租金才三萬塊錢,分工合作,沒想到生意還挺好,她們忙不過來,干脆就在小區里招工,又找來兩個幫手。
雖然每天都很忙,可周倩倩心里舒坦啊,手里有錢了,孩子也有人看了,日子終于有了盼頭。
這一天,她接到了左樂的電話。
“倩倩,新家和生活都適應了嗎?”左樂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溫和。
“適應了,特別好!左樂,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謝你。”周倩倩語氣輕快,“我做了點包子饅頭,生意還不錯呢。”
“那太好了!我就知道你能行。”左樂為她高興,隨即話鋒一轉,語氣變得稍微正式了些,“有件事,想請你幫個忙。”
“幫忙?你說。”周倩倩有些好奇。
“是這樣,我們單位最近要搞個小型聯誼活動,主要是為了讓一些單身的同事擴展下社交圈,氛圍很輕松的。要求每人最好帶個朋友一起,免得尷尬。我這邊……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女伴,想問問你方不方便充個數?就當去玩一下,順便也認識些新朋友。”左樂說得有些不好意思,但理由聽起來合情合理。
周倩倩愣了一下。她明白左樂的好意,是怕她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圈子太窄。但經過婚姻的創傷,她對重新進入一段關系充滿了警惕和疲憊。眼下,她只想好好經營和兒子的小日子,努力賺錢,讓生活穩定下來。感情的事,她暫時不想,也不敢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