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輛吉普車停在村口大榕樹下,一群人在這里下車,然后提著大袋小袋禮物去大隊長家和姚家。
見他們生產隊都鋪上了水泥路,曬谷坪也是打的水泥,全部曬滿了金黃稻谷,梁大哥笑著:“小林,你老家生產隊搞得真不錯啊,水泥路都修到村子里去了。”
“我出錢修的。”
林君雅在這里長大,雖童年成長經歷不好,但終歸是有些戀土情節。
林家這一窩毒瘤如今已拔干凈了,他們一家心頭的怨恨也都放下了,如今家里發展得很好,全家身體健康平安順遂,她也吃到了時代的紅利,也愿意做一些回饋社會的善事。
她這兩年沒有回來,但前年打了電話給公社和大隊長,總共匯了十萬塊錢,給公社修建了灌溉抽水機房及供水渠道,給隊里修了路和曬谷坪,還將公用水井擴大修繕了下。
大隊長正在前坪翻曬谷子,見到他們來了,立即大步來迎:“素梅,江同志,雅妹子,各位遠道而來的客人,歡迎歡迎。”
“大隊長,在家曬谷子呢,農活都忙完了嗎?”李素梅笑問。
“我家的差不多了,還有半畝田沒插,明早上跟我老弟家一起插,人多搞得快些。”
大隊長家去年也建了紅磚樓房,是兩層樓的,樓上樓下都粉刷好了,家里收拾得很干凈整潔,夫妻倆都很熱情,邀請他們到堂屋里落座吹風扇。
林君雅給他們帶了不少禮物來,提著送到了廚房里,大隊長夫妻倆邀請他們中午到家里吃飯,她笑著婉拒了,“今天來的人有些多,就不給你們添麻煩了,我們已經在姚家定好中飯了,下次我們自家人回來,再來你們家蹭頓飯。”
“行,你和你爸媽每次回來都給我們送各種吃的,下回可一定要來吃頓飯。”
大隊長剛看到她送了豬肉,其他副食品水果都有兩袋,可他們每次都不在家里吃飯,只是坐坐就走,他都不好意思再收。
梁家夫妻也跟大隊長聊了聊,徐峰夫妻在中間當翻譯,在這里坐了十來分鐘,沒多打擾他們忙農活,然后一起去了不遠處的姚家。
姚家的紅磚樓房跟大隊長家是同時建的,也是兩層的,面積差不多,不過多一個后院。
姚家背靠竹林,后院有竹子遮陰,夏天在后院乘涼特別舒服,連風扇都不用開,姚家夫妻早就在準備了,桌椅板凳都搬到了后院,客人們一來就立即落座歇涼。
“這住在竹林旁邊是真舒服,空氣里都有一股竹子的香味。”梁大嫂很喜歡這樣的環境。
梁父望著這山清水秀的環境,也難得感嘆了句:“南方農村的居住環境,確實比我們那邊要好點,家里有房有院子,出門就是蔬菜地,各家各戶養豬養雞,這還有池塘水庫養魚,還能在家里種藥材賺錢,這日子過得舒坦。”
“這邊的蔬菜品種好多,很多都是我們沒見過的。”
梁母剛一來就去看蔬菜地了,姚母能干勤快,屋前屋后的空地都被種上了蔬菜,各種各樣的都有,自家人吃完全足夠,每年還有不少剩余的用來曬干菜。
林君雅剛都沒落座,去姚家樓上樓下參觀了,這下來后院了,笑著說:“伯母,走,我教您認菜,回頭帶些種子回青港試著種種。”
“你們這邊蔬菜種類是真多,我都只認識豆角西紅柿和冬南瓜,其他好多都不認識。”梁母立即跟著她走,梁家兩個兒媳婦也立即跟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