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雪蘭不婚不育,有些人還擔心她晚年孤苦無依,三十多歲的年紀遇到了合適的人,火速結婚生子,三年抱三,這下羨煞旁人了。”周老師笑著給公婆端來了茶水。
“老孟夫妻臨走前其實都擔心她,但始終沒開口催婚催生,現在在天上看到她家庭幸福美滿,一連來了三個孩子,估計都笑翻了。”
“有些緣分是冥冥之中天注定的,靳大夫和雪蘭都是屬于晚婚晚育的,他們是合適的時間遇到了合適的人,一切也就水到渠成萬事般好。”
“晚婚晚育沒什么不好,年紀大些,思想更加成熟穩重,遇到事情能思慮周全,工作及家境條件都穩定了,對養育孩子更好。”
“唯一不太好的是,女同志年紀大了再生孩子,恢復得怕是沒年輕人好,帶孩子也沒那么多精力。”
“靳大夫他們開了這么多廠,經濟條件好,家里請了保姆,雪蘭只需生育,不需要親力親為照顧,她可以專心調理身體。”
“......”
沒過多久,錢進大伯夫妻回來了,錢大伯母一來就問書店經營的事,跟周老師和林君雅比對年收入。
他們兩家的書店都是年初開的,這一年下來收入頗豐,利潤比預估的還要多,周老師已經計劃在市里再加盟一家,夫妻倆最近在選門面地址。
錢大伯母家的書店開在縣城,縣城人口有限,她不打算再開分店,不過打算在原店鋪基礎上擴張面積,之前選的門店只有五六十平方,她現在覺得太擁擠狹小了,打算再在隔壁買個店鋪,然后打通拓寬。
“小林,你媽還開分店嗎?”錢大伯母問她。
“計劃再開一個,南城很重視教育,整體學習文化氛圍很濃,書店生意都特別好,尤其是學校周邊的書店,放學后都是爆滿的。”
“我媽不打算在繁華街道開店,她選的書店地址都在名校附近,門面價格便宜,前兩個月一直在看店,但還沒完全選好。”
周老師常跟徐峰他們聯系,知道他們開了三個店了,不過不清楚位置,問她:“君雅,徐峰他們的店是開在學校附近嗎?”
“他們第一個店在大學城,在我學校附近,周邊有三所大學,光大學生都有六七千人,周邊還有很多教職工及中小學,這個店生意挺好的,七八十平的店里有四個員工。”
“第二個店開在市區繁華街道,就是我們上次邀請您去吃飯的飯店附近,周邊全是國營廠家屬院,有兩個中小學,生意沒大學城這個好。”
“他們第三個店是十月份開的,不是加盟的書店,其實是文具店,主賣筆記本作業本及各種筆。”
“南城政府今年九月份開了個圖書大市場,他們在市場里租了個大檔口,有這間客廳兩個大,文具店不光零售,也搞批發,賀禮在管店,徐峰和廖遠航去跑客戶拉生意,只開了小半年,收入與兩個書店持平了。”
錢大伯母微驚:“文具店生意這么好?”
“這個圖書批發市場挺大的,政府宣傳也到位,廣播電視及報紙上都有宣傳,開業后有很多外地人來光顧尋找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