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拿著蘋果手機,他們穿著耐克阿迪。”
“上班就要遲到了,他們很著急。”
“我那可憐的吉普車,很久沒爬山也沒過河。”
“它在這個城市里,過的很壓抑。”
“雖然它什么都沒說,但我知道它很難過。”
“我悄悄許下愿望,帶它去蒙古國。”
“慌慌張張,匆匆忙忙,為何生活總是這樣?”
“難道說,我的理想,就是這樣度過一生的時光。”
“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也許生活應該這樣。”
“難道說六十歲以后,再去尋找我想要的自由~”
隨著畢檀的演唱,歌曲來到了高潮部分。
這首歌曲是民謠類型。
民謠的內容豐富,包括但不限于宗教、愛情、戰爭、工作、也有飲酒、舞蹈作樂、祭典等等。
民謠表現一個民族的感情與習尚,因此各有其獨特的音階與情調風格。
如法蘭西民謠的蓬勃、意呆利民謠的熱情、大不列顛民謠的淳樸、島國民謠的不接地氣接地府、西班牙民謠的狂放不羈、龍國民謠的纏綿悱惻,都表現了強烈的民族氣質與色彩。
然而,這樣一首民謠歌曲,卻被畢檀臨時改編。
畢檀在現場進行了些許的改編,加重了架子鼓的元素,重低音的音浪撲面而來,整首歌變得更加嗨,更加炸!
live,便是具有這方面的優勢!
每一次的live,都會有不同的感覺。
尤其是每個人的live還不一樣!
與《活著》這首歌的原唱相比,畢檀的live更具有活力。
如果原唱是有一種面對現實的坦然,那畢檀所演唱出來的便是表達著對現實的不公。
今晚的追夢以及現在的這一首《活著》,形成一種相互呼應的感覺,讓人欲罷不能!
試想一下,任誰在經歷一場群情激奮,追夢
全場的聽眾隨之搖了起來。
尤其是醫藥片劇組的成員,沒有什么比他們更能理解《活著》這首歌的意思。
畢導這分明是在呼吁他們,不要為了活著而活著。
畢導這是在讓他們振作起來啊!
你的偶像在舞臺上表演,以歌曲來鼓舞你,讓你不要再渾渾噩噩下去,而是要振作起來追夢,你會如何?
他們現在滿腦子都是追夢的激情!
即使還未開始追夢,他們便感到自己已經成功了一半!
是的!他們已經成功了一半!
能夠喚醒內心深處沉睡的夢想,再加上內心再一次無比堅定的選擇追夢,便已經是一種成功了。
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擁有重頭再來的勇氣。
當追夢埋藏在心底多年,記憶都變得模糊時,心中的熱血被激起,整個人都變得亢奮之后,也不一定會重頭再來的。
只因,人都是會害怕失敗的。
失敗過一次,往往就不想再嘗試第二次。
追夢人的心臟可沒有那么玻璃,可要考慮到的問題是,追夢人正是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甚至不知道失敗了多少次,這才無可奈何的放棄夢想。
正是這種屢戰屢敗的挫折感,才會讓人心態崩潰,直到永遠放棄追夢。
往往這種人就會喪失重頭再來的勇氣。
可是,畢導卻能夠讓他們重新擁有勇氣,而不再是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碌碌無為,直到生命走到盡頭。
可以說,畢導給了他們力量!
原先的他們奉畢導為偶像,那時候的畢導,以極致的個人魅力與能力,征服了他們,讓他們無法阻止自己成為鐵粉。
如今,他們覺得畢導簡直是夜幕降臨之后,茫茫大海上的指路燈塔呀!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