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檀前世曾去過貴省旅游,那邊的山路非常恐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摔下懸崖。
因此,這扶貧隊的薪資必須得提一提才行啊!
扶貧歸扶貧,自己家的生活與家庭也得顧上。
畢檀注意到,即使現在龍國科技高度發達,但很多地區還是純手工種植農作物。
尤其是水稻。
采用耕牛犁田,再手工一株株的插秧。
這不是沒有相關的犁田機器,更不是沒有相關的插秧機器。
單純是老百姓花不起那個錢,機器犁兩畝地,農民就需要花費大幾百到上千塊不等的價錢,具體看施工難度。
插秧亦然。
不是沒有科技,純粹是科技比人工還貴。
于是江助理直接規劃出390個貧困地區,以每個鎮為單位,給每個鎮購買了20臺機器,10臺犁田,10臺插秧。
雖然需要讓鎮級管轄的村子排隊輪流使用。
但效率也比耕牛跟人工插秧快。
看到這一條條清晰明了的支出,他欣慰的點了點頭。
收入就不需要多看了。
除卻他與六公主帶來的收入,主要還有公安廳、反貪局、醫藥局以及各大高校的收入。
當然,也有不少明星在他的基金會捐款。
捐的最多的人,赫然是來自香江的古天叻。
古天叻真不愧是“校長”,自己承建學校不說,還為基金會捐款,也不知道古天叻拍戲頂不頂得住。
他覺得,有機會可以跟古天叻一起玩。
一來他也很想認識這位天選楊過。
二來古天叻是娛樂圈第一大善人,修橋補路建學校,那是一樣都沒有落下,同時還帶著香江一些“過氣”老演員就業,這種精神讓人敬佩。
他將基金會網頁全都瀏覽了一遍。
網頁做的很詳細,每一筆收支基本上都是以角為單位的。
關鍵是,收支可查。
這讓不少網友都在基金會網頁上留下評論。
“淚目了,畢導是真的捐錢啊。”
“我看到人民臉上洋溢出了笑容。”
“嗚嗚嗚,娛樂圈只有兩種明星,一種是畢導,一種是其他。”
“胡說,古天叻也是大慈善家呢,他自己建學校不說,還給畢導的基金會捐了差不多3000萬!這可不是一次性捐的,足足分了20多次捐,這說明他是一邊掙錢,一邊捐錢。”
“是啊,古校長,我真的哭死。”
“我宣布,畢導跟古天叻只有太陽才能黑。”
“畢導的老兵回家跟老兵養老項目,也讓人眼眶發紅啊,我一想到當年那些先輩為了龍國無私奉獻,就感動的想哭。”
“前段時間,龍國軍區為畢導撐腰,安排了戰斗機跟運載飛機去棒子國,后面回來的時候,還順手帶了一批老兵的尸骸回國,我是在熱搜看到的,特地跑來基金會看看情況。”
畢檀看到這里,心中也感觸頗深。
當時《長津湖》拍攝完畢,戰斗機與運載飛機帶著建筑工人回國,之后又跑了一趟棒子國,帶回不少老兵的尸骸。
這件事他是知道的。
但是沒想到引起了那么廣泛的討論。
老兵回家與老兵養老的討論條數,接近2萬多條!
由此可見,龍國壓根不缺愛國青年。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