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戰斗結束,斬敵軍兩千三百人,俘虜三百人,剩余人已經逃竄,另外繳獲甲胄三百,兵器三千,戰馬五百,軍糧五萬斤,另有一些物資還在清點!”
張林此時進來匯報。
“嗯,王文那邊審訊的情況如何?”
李旺財問道。
“這人不開口,只剩下半條命了!“
張林也很無語,李旺財聽完之后也不由得贊嘆一句:“高麗國王讓他來此處鎮守,也不是沒有道理,雖然指揮兵馬的本事不強,但這人還是挺可靠的!”
“那么大人,我們是就此退走,還是在此地駐扎?”
張林問道。
“在此地駐扎,一旦我們走了,這個軍塞就要再次被他們占據,而且我們這段時間要加強修建軍塞,將另外三面也圍起來!”
李旺財知道這個地方是一個戰略要地,不能不防,而且他真的想和王建的大軍再碰一碰!
隨即,大軍開始在此處休整,反正還搶到了一批軍糧,夠他們吃一段時間,不用著急。
很快,碑蝎溝要塞淪陷的消息也傳到了開州,也就是高麗的王都!
.....
王建此時正值壯年,正在王宮內和大臣議事。
“今日大涼朝廷冊封李萬年為安東都督,對我們影響如何,諸愛卿有何看法?“
王建今年也不過四十五六歲,正直壯年,四年多之前,他建立了高麗國,壓制得百濟和新羅不能抬頭,如今,他有北邊擴的想法,本來想處理完新羅和高麗之后就北上,但契丹人突然崛起,而后幽州軍又重新出現在北方,導致情況異常復雜。
下面的一個大臣說道:“幽州軍的重點中原,本不在渤海之地,聽情報反應,這李萬年和幽州節度使王守義不和,被貶到營州,哪知道李萬年來到營州之后連克五城,實力暴漲,但不管是李萬年還是王守義,根本的目標還是在中原!”
這位大臣說完,其實也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同意,別說幽州軍,就連契丹人對他們也不是很感興趣,最多就是觸及渤海國!
而且,他們都很害怕和李萬年正面碰上,畢竟李萬年做的那些事情,他們都一清二楚的!
“庾大人所極是,我等附議!”
“我等附議!”
大家都有統一的觀點,因為他們比誰都清楚,半島之上多山地,不利于騎兵進攻,其次山地多耕地少,難以耕種,所以不管是草原勢力還是中原勢力都不會在這里投注太多的精力。
早年間,李唐在此處設立安東都護府,最后也都撤了,因為價值不高。
可就在此時,門外一個傳令兵緊急來到大殿之外,將信件遞給了宮內的太監。
太監將其呈給王建。
王建只是看了一眼,便直接拍案而起!
“他李萬年好大的膽子,竟然攻我碑蝎溝要塞!”
王建很憤怒,雖然他當前的重點并不在北邊,但那個要塞是他防御北方敵人的關鍵,也不專門是針對李萬年,也是防備契丹以及渤海人的,或者說一開始就是防備契丹和渤海人的。
沒想到,李萬年竟然讓麾下將其攻破!
其他大臣聞,頓時也激烈指責:“當真是欺人太甚!”
“我等要致信王守義以及大涼皇帝,殿下放心,我愿意作為使臣,當面去幽州以及洛陽斥責李萬年之舉!”
“臣也愿意出使!”
“臣附議!”
大臣們群情激奮,但王建看到這些大臣,只覺得惡心,表面看都為國為民,背地里都是貪生怕死之輩!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