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誥也知道自已那個弟弟也不是一無是處的草包,碰到普通敵人還是可以應對的,不然海州也不會交給他治理。
不過,這件事還要進宮對皇帝說說,臣子該有的禮節還是要有的。
到了皇宮,徐知誥就將消息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楊溥。
“這個徐知詢還是太年輕了,哪怕是躲在海州城內,放棄那三千水軍也是無事的!”
楊浦表現的不是很高興,體現出一個君主應有的情緒,但他早就對這皇位沒有興趣,他本來只想做一個吳王,后來被要求做國王,現在又稱帝。
一個吳國,加上海州也不過二十八個州,總人口也不過四百余萬,算是南方十國之中實力最強的存在,不然也不會抵擋得住后梁的進攻。
而且,這次損失上萬兵馬,六萬的兵力只有五萬了,如果李萬年繼續強攻,吳國還真的不一定能夠抵擋得住,想到這里,他就不由得高興了起來,但不能表現出來。
“陛下所極是,徐知詢戰敗,此事我作為兄長,也有責任,還請陛下降旨懲罰!”
徐知誥這么說,楊溥如何不知道這人是說著玩玩,自已要是真的下旨,估計以后的日子要難過了。
而且,他也不能降旨責備徐知詢,雖然徐知誥現在掌控朝政,但背后操盤者是徐溫,這人才是幕后的大老板,他現在唯一的期待就是這老東西死了,然后讓徐知詢以及徐知誥兩兄弟爭斗起來,他才有可能獲得權力。
所以,他還得保住這位。
“徐知詢也是你的兄弟,你作為兄長都如此優秀,他作為弟弟,吃虧就是自已太年輕了,你找個機會訓斥他一番就行了,一家人也不要弄得不好看,我也會書信一封給徐老,讓他給徐知誥找個事做!”
楊溥這么說,不管是從哪個方面說都是看在徐知誥的面子上不追究徐知詢,但徐知誥對這個結果也不是很滿意,原因不在皇帝身上,而是他們家別扭的家庭關系。
義父對他是很不錯的,讓他來監控皇帝,是對他十分的信任,他也不會對自已的父親不好,但未來這吳國的權力最終會落到他們家身上,準確來說,他希望這權力是落在他個人的身上。
“陛下仁慈,臣定會找個機會與我那弟弟好好說道說道!只是這海州失守之后,我等要征兵了,不然李萬年突然南下,我們將無人可用!”
徐知誥借機提出擴軍的事情,楊溥哪里不知道這是徐知誥為自已招兵買馬,現在下面的將領只認識徐家人,根本就不認識他這個吳國主。
“這事你看著辦吧!”
楊溥沒有興趣,因為兵馬多少與他沒有關系。
“遵旨!”
徐知誥隨即就離開了。
......
看著徐知誥離開,楊溥的神色復雜:“這李萬年有吃掉我吳國的想法嗎,如果有那就太好了!\"
方才到徐知誥要擴軍,他心里就十分的煩躁,一旦擴軍,那都是牽制他的力量,而不是輔佐他的力量。
如果李萬年真的擊敗徐家,他原因獻出自削帝號,做一個閑散的吳王,起碼有足夠的自由,不然現在自已出宮還要和徐知誥說一聲。
......
李萬年攻克海州的消息也傳遍了各大勢力,大家以為李萬年接下來要一路南下,攻滅吳國,但就在此時,燕山以北的楚里部在一個深夜,三千騎兵進入深山之中!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