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之后,王和風塵仆仆的到了錦州府衙。
“卑職見過節度使大人!”
王和好些日子沒見過李萬年了,但發現李萬年比之前更加年輕了。
“辛苦了,這次喊你來,是想在遼東和膠東兩地舉辦科舉考試,因為我急需人才,所以在十月會舉辦第一次科舉考試,但我不拘泥于文科進士,還需要武科進士,算科進士,以及工科進士!”
李萬年說完,王和眼前一亮,激動道:“大人要是能開科取士,那對兩地學子來說,是天大的喜事!必然利于兩地的穩固!大人能到此,已有賢君之相啊!”
“哈哈,你小子就別拍馬屁,我只是一個想法,你幫我結合此地的實際,補充一下!提一提意見!爭取第一次辦就要辦的成功!\"
李萬年笑著說道。
“那屬下就斗膽提一些建議?”
“但說無妨!”
“殿下,我看得出殿下是想歸攏各類人才,但人才千千萬,種類也是千千萬,總的來說,除了文武算工之外,還有農醫二大類,分了大類,還要將各類職業歸類,牧人算工科還是農科,獸醫是農科工科還是醫科,都要進行分門別類,好讓他們參加對應的考試!”
王和說完,李萬年才發現自已想出來的東西還有很多的漏洞,幸好是找到了王和。
“很好,這件事你來主辦,李達輔助,辦好了才能回沈州!明日我要回營州,你有問題要問我,今晚我還在錦州!”
“大人,那么氣象之學也不好弄啊,他和農學有密切的關系,也和算科以及工科有關系,大人說是新設學科還是放在哪個科合適?亦或者在現有的科目下設子科,用子科取士?”
李萬年說完,王和就仿佛打開了話匣子,拉著李萬年從白天到晚上,再到天明。
一個晝夜沒睡,王和和李萬年都紅了眼睛,一旁的李達已經不知不覺睡了好幾覺,此時正瞇著眼睛,好似在聽,實則已經睡著了。
“好了時間不早了,吃過早飯,我就要去營州了!”
李萬年不是精力不足,而是這小子有強迫癥,一點情況不對就要推倒重來,然后重新征詢他的意見。
“好,大人,我們邊吃邊聊!”
王和紅著眼睛整理身前的紙張。
“吃飯,吃飯了嗎?”
李達終于是醒了,他昨晚就沒插幾句話,如今吃飯的時候就醒了。
“哎,吃飯吧!”
李萬年無語,但是大部分細節和流程的問題都已經確定了,剩下的他不想弄,交給王和去做,這人對這種事情尤為上心。
.......
吃過飯,李萬年從衙門內走出,而王和手上還拿著紙筆追問李萬年的問題。
“大人,我覺得還可以再設一個子科!”
“哎呀,你自已看著辦吧,三個月內,將考場建好!”
李萬年說完,就上了馬,李元姝也上了馬車跟著一起離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