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吳超林為自己不理智行為,而被郭啟安拿捏住的時候,厲元朗正和王若勛乘車,前往洛遷省行政學院的途中。
他這次沒打招呼,專程去見一個人。
這人名叫柏志濤,是行政學院的副教授。
前不久,他發表在內部刊物上的一篇文章,引起厲元朗極大興趣。
其實,這是王若勛推薦給他看的。
隨著魏家父子落網,尤其付安嵐在全省干部大會上,敲打個別人立場問題的尖銳講話出爐,在洛遷省干部中引起極大反響。
厲元朗主抓省政府工作,重心始終放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面。
對于干部當中的這種現象,他不易過多插手,要以郭啟安為主。
不過,副省長雷國杰匯報全省招商引資的工作時,談到推進速度緩慢的最終原因,是有些干部存在消極態度。
政令不通,難以貫扯下去。
他指出,個別干部,總喜歡胡亂揣測省里意圖。
并按照自己的領會,胡亂往省里決定里面,加入自己理解。
一級一級往下貫徹,到了基層,本來好端端的一項政令決策,變得面目全非。
無端增加基層工作難度,原本自愿的事情,生生變成強制執行。
還搞一刀切,如不能完成任務,主要領導將會遭受嚴厲處罰。
更有甚者,有的地方,因為主管領導未能完成指標任務,撤職或者降職的大有人在。
讓基層干部苦不堪。
為了完成目標,不得已在報表上面動手腳,嚴重注水。
這只是其一。
其二,由此造成一個現象,一些干部本著多做不如少做,少做不如不做的想法,干脆躺平。
把任務下發到各個部門,出了問題,全部推到下屬身上,一丁點沒有擔責的勇氣。
恰巧王若勛送來這篇柏志濤寫的文章。
厲元朗花了一個小時,邊看邊品味其中內涵。
柏志濤以當下洛遷省個別干部為例,分析出來的內容,和雷國杰反映情況高度相似。
厲元朗第一次聽到“和稀泥”式干部的稱呼。
說白了,就是不作為、沒擔當。
遇到問題,往往雙方各打五十大板,采取不得罪的方式解決。
因為按照組織程序,干部年底前的考核當中,下屬打分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檢驗指標。
這類干部,得分都不低。
厲元朗從柏志濤這篇文章中,得到很大啟發。
正好今天午飯后,他還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便叫上王若勛,驅車前往行政學院。
值班的保安,一見這輛掛著小號的紅旗轎車,立馬意識到,來者身份不俗。
加上陳先穿著得體,談吐不凡。
下車交涉時候,相當有禮貌。
越是這種情況,越說明這輛轎車必須放行。
客氣的抬起欄桿,眼見轎車尾燈消失,馬上給上級打電話匯報。
厲元朗本身沒坐自己專車,可王若勛從辦公廳調來的其他車輛,同樣掛有小號車牌,還是引起學院領導的高度重視。
常務副院長賴小兵一聽,有輛紅旗車來學院,一查號碼,竟然是省政府辦公廳的車子。
以為是王若勛不請自到。
他和王若勛是老熟人,關系不錯。
當即打到王若勛的手機上,“秘書長,你來學院也不提前打個招呼,我好準備迎賓隊伍歡迎你。
”他輕松語氣中,不免有調侃意味。
可是,王若勛卻嚴肅說道:“賴院長,我正陪著厲省長,要見一見你們學院的柏志濤教授,請你把他約到會客室,厲省長有事找他。
”短短幾句話,不禁讓賴小兵后背發麻,不相信似的追問:“你說什么?厲省長來學院了。
哎喲,你們到哪了,我這就過去。
”洛遷省行政學院的院長,由省委常委、組織部長鄭令文兼任。
由于鄭令文工作繁忙,學院日常工作,由常務副院長賴小兵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