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石猴出世
詩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石猴求道錄。
話說昔日二儀未分之時,瞑涬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
也不知過了多少年月,混沌中蘊育出一名神人,曰盤古。盤古初開眼,見四周渾朦,暗淡無光,遂拔下牙齒化成一柄神斧,劈開混沌,辟出一片天地。
天地既辟,輕清之物飄于上,形成天;重濁之物下沉,形成地。初初天地變幻不定,時浮時沉,盤古憂心天地重合,就立于其中,腳踩大地,手撐蒼天,不讓天地重合。
天每日都在增高,地每日都在增厚,盤古也隨之增高。
如此又過一萬八千年,天變得極高,地變得極厚,已經沒有重合可能。
盤古就把手放開,人也跟著倒了下去,因為身體損耗過度,從此再也沒有起來。
盤古死后,四肢化為四極天柱,五體化為山岳,血液化為江河,筋脈化為地理,肌肉化為田土,發髭化為星辰,皮毛化為草木,齒骨化為金石,精髓化為珠玉,汗流化為雨澤,呼吸的氣化成風云,聲音化成雷霆,左眼化為日,左眼化為月。
從此,天地就有了生命,散發出勃勃生機,不再一片死寂。
又過十萬八千年,萬物中有靈之物感天地之氣而生,是為上古諸神,曰女媧、曰共工、曰祝融、曰相柳、曰孟章、曰燭龍......”
看到開頭,肯定有些人知道公良在寫是什么?
沒錯,正是西游記。
但他也不是照抄,前面更是融入前世中國的古代神話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和女媧補天的傳說,將天地、人族的由來給說了個清楚透明。
“......
又一萬八千年,共工與祝融爭帝,怒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四極廢,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在那里就位;大地向東南下沉,百川積水向那里匯集。人族受水所苦,逃亡高山,猛獸兇禽趁機食之。
女媧不忍人族受難,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斬鰲足重立四極。
后人就以四極劃分世界,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
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
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后而成。
······
那座山頂上,有一塊仙石,乃是女媧煉石補天所留。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
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
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
到了這里,再到渡海求道的時候,就是西游記里面的內容了,公良不用費腦筋,全部照抄。
但到后面,就沒法抄了,所以他抽頭去尾,改頭換面,融入悟空傳,和這個世界原本就有的天地神主與元古神猿的傳說,而他的書名也不叫西游記,而是石猴求道錄。
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這個世界沒有佛教,或者說佛教還沒有誕生。
眾所周知,佛學是被尊稱為釋迦摩尼的古尼泊爾境內釋迦族所控制的迦毗羅衛國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