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這種明知必敗的比賽,意義何在?
※※※
國內因為第一期節目網絡上已經沸反盈天了,小球員們卻好像身處另外一個世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是踢足球。
雖然第一場比賽輸了,而且輸得很慘,但是節目拍攝錄制的計劃還是要繼續推進,除了正常訓練,他們還要完成節目組的各種任務、游戲。但還是可以看得出來,慘敗在不少球員心中都留下了短時間內難以磨滅的烙印,不少球員的情緒都不高。
而且一想到接下來他們要面對兩支球隊,就更讓他們有些打不起精神來了。
就像總導演徐濤的感嘆一樣,這樣肯定會輸的比賽,任誰都會提不起勁來面對的。
在馬德里他們要挑戰兩支球隊的青訓營,一支是皇家馬德里,一支就是馬德里競技。
在西班牙,有三家俱樂部的青訓營是公認的高水平,一個是周易他們剛剛挑戰過結果輸得很慘的巴塞羅那青訓營拉瑪西亞。
第二個是皇家馬德里的青訓營卡斯蒂利亞。這家俱樂部的青訓是有優良傳統的,曾經創造過皇家馬德里輝煌的“五鷹時代”里的“五鷹”就是全都出自他們自己的青訓體系。這些年雖然沒怎么為一線隊提供什么太有名的球員,但他們卻為西甲聯賽輸出了許多當打球員。就在去年的2007年年初,媒體有一個統計,在2006-2007賽季的西甲球員來源中,出自皇馬青訓的多達四十三人。
第三個是畢爾巴鄂競技的青訓營。這家俱樂部信奉本土化策略,除了巴斯克人,其他人一律不要,所以他們的一線隊對青訓營的依賴是最高的,如果他們不想讓自己的一線隊無人可用的話,他們就必須下大力氣在青訓中,所以畢爾巴鄂的競技的青訓在整個西甲可以排到第三。
接下來塞維利亞、比利亞雷亞爾、巴倫西亞的青訓也都是非常厲害的。
不過有一支球隊的青訓卻一直被忽略了,那就是馬德里競技。雖然他們青訓營在硬件設施上和同城死敵皇家馬德里比起來,簡直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可他們同樣培養出類很多出色的球員,比如皇家馬德里的旗幟勞爾·岡薩雷斯,不要看他是皇家馬德里的旗幟性人物,但人家是馬德里競技青訓營培養出來的。
又比如馬德里競技的金童托雷斯,也是馬德里競技自己培養出來的。還有科克、德赫亞這樣的明日之星正在冉冉升起。
如今馬德里競技俱樂部也加大了在青訓上的投入,馬德里競技的青訓水平其實很高。
皇家馬德里和馬德里競技這兩家俱樂部的青訓營,就是中國少年們在馬德里要挑戰的對象。
就算從青訓水平上來看,或許他們要弱于拉瑪西亞足球學校。
但這也不代表中國少年們就可以從他們身上找到自信了。
在拉法布利卡,皇家馬德里的青年b隊打了少年們個9:0,中國隊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他們這次沒有丟兩位數的球。
在馬德里競技的訓練基地馬達哈翁達,中國少年們全場死守,最后還是丟了七個球,沒有進球。
從0:12到0:7,只看比分,或許可以簡單的認為中國少年們的表現是有進步的。
但是任何看過這三場比賽的人恐怕都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因為丟球數的減少,并不是因為少年們表現好了,而是因為他們的對手知道收力了。有些時候,進攻簡直就是意思意思,點到為止,尤其是在他們已經三球、四球領先的情況下。
他們似乎也知道人家是來錄節目的,沒必要搞得太難看。
這兩場比賽周易依然全程替補,沒有獲得哪怕一分鐘的出場時間,而他也還繼續在夢中和拉瑪西亞青年b隊較勁。
有一個好消息,雖然他率領的中國隊還是輸,但最起碼……有進球了。
虛擬的何影在對拉瑪西亞青年b隊的比賽中進球了。
在第一次何影進球之后,周易醒來看到何影那張依然沒什么生氣的臉,就忍不住想要安慰他其實他已經在對拉瑪西亞的比賽中進球了,只不過是在自己的夢中。
但他怕說出來之后,何影會認為自己是在諷刺他,所以也只好在心里想想,并不敢真的把這話說出來。
結束了在西班牙的兩座城市三場比賽之旅后,周易和自己的隊友們隨著攝制組啟程,從馬德里離開了西班牙。
在登機的時候,周易站在舷梯上,回頭望。
被他擋住的孫盼催促道:“看什么看啊,這破國家有什么好看的?趕緊進去啊!”他在西班牙這三個星期,一共從球門里撿了三十八次球,也確實很難對這個國家有什么好印象……他巴不得早點離開西班牙,最好再也別回來。
周易對他的催促熟視無睹,極目遠眺,嘴里喃喃道:“西班牙,我會回來的,我會回來征服你的!”
孫盼看他:“你要人家洗干凈了脫光衣服躺床上等你征服嗎?”
“注意辭,這本書的受眾可是全年齡段的!”周易提醒孫盼。
孫盼提著包從他旁邊側身擠過:“神經病……”
楊牧歌拍了拍周易的肩膀:“走吧。”
周易這才跟著邁進了機艙,放好行李,在自己的位置上系上安全帶做好,等待了一會兒,飛機變從跑道上沖上云霄,飛往德國慕尼黑。
那是他們的下一站,下一個對手拜仁慕尼黑青年隊正在等著他們。
不過少年們已經不想從中國來西班牙的飛機上,那么興奮了。
經歷了三場慘敗之后,他們對于下一站的心情是很復雜的,有一點像是趕著送上門去被人家吊打。
明知山有虎,不去行不行?
周易可沒有那么復雜的心情,他戴上眼罩,迅速進入了夢鄉。他要抓緊時間在fifaol3的虛擬系統里訓練和比賽呢。
與其畏懼未來,不如多做點準備。說不定未來哪一天,之前積累的這些準備就會量變引起質變呢?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