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牧陶謙已經病逝,代替陶謙成為徐州牧的是瑯琊國的楚子謀!”
第一個異人州牧出現,整個東漢區為之轟動!
董卓公然承認楚天成為徐州牧,除了鞭長莫及、木已成舟以外,還有對楚天的恩情、畏懼等復雜的情緒。
不管如何,董卓認可了楚天的實力,擁有統治一州之地的實力。
“兩戰定徐州,這樣的發展速度……我必須要盡快拿下遼西。一旦遼東、遼西盡數為我所有,便可入主幽州。”
遼東太守明關發現自己跟不上楚天的速度,徐州的人口可比遼東多不少,蘇北平原又適合農耕,耕種數年,則供應十年征戰的糧食都有了。
北海國,趙公子與多爾袞達成約定,多爾袞率青州黃巾軍殘余投降趙公子,成為趙公子的部將。
“我只有一個北海國,而他即將擁有徐州五國,難以抗衡。多爾袞,你為先鋒,攻打東萊郡,我要在三個月盡有東萊郡之地。一旦我為青州牧,可封你為將軍、列侯,食千戶。”
趙公子率先消耗多爾袞的兵力。
即墨被趙公子占領,多爾袞面對這個可以駕馭他的異人領主,不得不擔任先鋒,進攻東萊郡。
其他十二個州、西域都護府的領主們被迫加快擴張步伐,不愿落后楚天太多,否則以后無法抗衡徐州大軍。
楚天擊潰七萬大軍,徹底將聯軍主力全部消滅,唯一成規模的抵抗力量只有郯城的三萬人。
縱使有名將樂毅,也不能翻盤。
目前徐州最大的領主是楚天,擁有瑯琊國、東海國、以及陳珪和陳登父子控制的下邳國。徐州五個郡國,除了彭城國和廣陵郡,皆是楚天的勢力范圍。
楚天繼續圍困樂毅。跟獲得下邳國的領土相比,楚天現在更加想要得到樂毅。得到樂毅,相當于得到十萬雄師。
“整個東海國只剩下郯城這一座孤城,樂毅插翅難飛。向郯城發出最后通牒,三日內不投降者,不再寬恕,全部處死!”
楚天將郯城圈成孤城,為的就是俘虜樂毅。
幾天前,楚天已經升遷徐州牧、安東將軍,代替了瑯琊相、伏波將軍。
名稱:安東將軍
描述:四安將軍(安東、安西、安南、安北)之一
效果:己方部隊攻擊力、防御力+1%,于青、兗、徐、揚州作戰時,部隊攻擊力、防御力額外+1.2%,士氣恢復速度+5%。
安東將軍主要職責在于都督青、兗、徐、揚四州之軍事,征討四州時有額外加成,位次列于上卿,已經不是雜號將軍。安東將軍可置僚屬,長史、司馬、參軍,還有主簿、功曹、門下督、門下書吏等等。
除了安東將軍,楚天還有徐州牧的官職,可設別駕從事、治中從事等州級別的屬官。《領主》里,州牧也可設立一眾屬官。
再加上朝廷失去威望,州牧還可以設立各郡太守。
名稱:徐州牧
描述:徐州最高行政長官
效果:徐州所有城池行政效率+5,經濟、農業、文化發展速度+3%;對特殊人才、徐州世家的吸引力小幅度上升,民心、治安下降速度減小;徐州出身的士兵忠誠度不易下降。
在徹底平定徐州之前,楚天還沒有定下屬官的名單。到時再憑借軍功,封各人為將軍、校尉、太守。
楚天的麾下分成了兩個集團,瑯琊國元老、徐州世家。
最后的通牒傳到郯城,守軍人心惶惶。
郯城成為孤城,無法防守。
有援軍和沒有援軍,對守軍而,天壤之別。
房玄齡親自觀察城防,做下判斷:“不出三日,郯城必定不攻自破。”
攻城的高明境界,不在于強攻,而是攻心。
最堅固的堡壘往往從內部攻破。
果然,按照房玄齡所說,在第二日深夜,郯城守軍發生內斗,雙方兵馬火并,而攻城方作壁上觀。
“軍師的判斷果真準確無誤。”
楚天在城外都可以聽到郯城的動靜。
不過他還是沒有強攻郯城,因為沒有必要,等待城內守軍投降即可。
城內三萬守軍的指揮官是樂毅,但他們是陶謙的兵馬,效忠的對象是陶謙,知道陶謙一死,斗志全無。
樂毅極力鎮壓三萬守軍,添亂的不只是守軍,還有被困在郯城的異人,異人們比守軍更不愿意死守。
只要投降,便有機會活命。
異人率領自己的部眾攻打樂毅和他的領主,想要抓住樂毅。
抓住樂毅,不但能活命,而且還能獲得黃金千兩!
城內內戰,位于城外軍營中的夏天涼聽到動靜,向前來護衛的李秀寧問道:“營外發生何事?”
李秀寧答道:“城內守軍自亂陣腳。”
夏天涼揉捻發梢:“明日可入城矣。”
第三日,郯城舉起白旗,東海國最后一座縣城向新上任的徐州牧楚天投降。
戰國名將樂毅被五花大綁,送到楚天面前。
楚天終于俘虜這個險些令他受挫的對手。
樂毅的臉上有傷痕,灰頭土面,顯然在昨夜的叛變中與叛軍進行過激烈的戰斗。樂毅是統帥而不是猛將,因此在激烈的小規模戰斗中不占優勢,被叛軍活捉。
“千兩黃金,如數給他們。”
為了積累威望,楚天不介意以千兩黃金得到樂毅。
如果食,以后再圍城,就沒有人會主動投降了。
“樂毅的領主何在?”
“在沖突中被流矢射殺。”
楚天可以想象到昨夜城中內斗的慘烈。
郯城的內斗,死傷五百余人,樂毅的領主首當其沖,被叛軍擊殺。
換而之,現在的樂毅已經是無主之將。
問題在于樂毅對楚天多少有些怨氣,因為他的主公間接被楚天害死。
“樂毅將軍當日險些擊敗我,今日卻被我所擒獲,豈不是天意?”
“恨隊友無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