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嬈依舊是馬夫的裝扮,丸子頭,一身清爽。
見寧遠兩人走來,趙玉嬈勒住手上韁繩,高聲笑道:東家,是否要去三百里外的渡口乘坐渡船
昨日聽桂枝掌柜說了,今日一早玉嬈就在此侯著,還望東家莫要嫌棄。
有心了。寧遠點點頭,隨后上了馬背,范峻茂沉默,只是照做。
寧遠不太喜歡躺在車廂里,但他又喜歡在鋪子門口躺著。
一個矛盾的人,古怪至極。
馬車漸漸駛離老龍城,老龍城以北,是一片廣袤的丘陵地帶,三百里開外,有座渡口。
但寧遠沒打算乘坐渡船,除非是墨家打造的品秩最高的劍舟,不然一般的渡船速度,是比不上自已御劍的。
妹妹寧姚能趕在二月初抵達驪珠洞天,肯定沒有乘坐渡船,應該是一路御劍而去。
東家,三百里外的渡口,名為潛龍渡,這名字與老龍城一樣,都是來自于三千年前的那個傳說。
那條世間最后一條真龍,從老龍城登岸之后,一路向北逃離,就在這渡口附近一頭扎入地下,也是二十萬里走龍道的源頭。
所以后世之人,才稱這渡口為潛龍渡。
趙玉嬈驅馬疾奔,馬車后卷起漫天塵土,她給寧遠講解的這會兒功夫,老龍城已經越來越遠。
到底是靈馬,速度比普通車馬快了不少,約莫一個時辰后,潛龍渡口到了。
東家,您下次來老龍城,會是什么時候
我跟您說,自從苻家免了我們驛站的進城費之后,我又給驛站招了十幾人,現在不僅跑南邊,這北城門之外的三百里,驛站也做起了生意!
說這話的時候,趙玉嬈一雙眼卻是盯著寧遠身后的劍匣。
難怪能讓苻家如此做派,原來東家是仙人啊。
趙玉嬈常年混跡老龍城,做的還是馬夫活兒,自然知曉山上神仙,甚至是有關境界她都知曉。
原來東家還是一位劍仙。
這就是書上說的仙緣吧
自已就只是一如往常的拉了一個少年,就遇到了劍仙,對方說句話,喝口水的功夫,自已也就跟著雞犬升天了。
老龍城北邊的潛龍渡,不是什么山水形勝的寶地,上百艘各色渡船停靠在此,這些都是內陸渡船,體型基本不大。
不過也只是相對于桂花島來說,畢竟一個內陸游走,一個跨洲遠游,當然比不得。
里面既有百家匠人打造的死物渡船,比如云霄飛舟、小型浮空山。
還有類似苻家吞寶鯨的那種活物渡船,寧遠視線落在一頭長相如牛的龐然大物上,地牛之屬,爬行于地面,也可在江河行走。
這地牛相較于其他,速度慢是慢,但勝在皮糙肉厚,吃苦耐勞,喂養一頓能來回幾十萬里,是運送貨物的最佳渡船。
沒有過多逗留,寧遠下了馬后,拍了拍趙玉嬈的肩頭,往后驛站如何經營,你自已看著辦就好。
哪怕是因為什么緣故生意做不下去了,也不用自責,記住,保全自已為重。
隨后少年念頭一起,飛劍逆流顯化,擴大一丈長。
趙玉嬈睜大了眼,但還是沒怎么看清,眼前一花,仙人就御劍而去。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