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瀺跟著搖頭,“看來是失望大于希望了。”
他繼而問道:“老先生,如何?此番與他見面之后,總該愿賭服輸了吧?我崔瀺的事功學問,還算不算是入流?”
老夫子咂咂嘴,“還行,比大多數的鳥人文章,來得要好,可對比你先生的順序學說,又差了點意思。”
崔瀺嘆了口氣,無奈道:“你這讀書人,就是執拗,認死理,只讓舊學問,不認新文章,看不慣惡,學那年輕人讓派,打殺了不就是了。”
“投湖自盡,以身作則,就能還人間一個朗朗乾坤了?”
老儒士繃著一張臉。
按理來說,眼前的崔瀺,論歲數,論道齡,是沒資格這么與自已說話的,哪怕是他那先生來了,也是一樣。
可今時不通往日。
解決書簡湖千年難題的,不是他,是崔瀺,是那個年輕人。
雖然在他看來,這個難題,其實并沒有真正解決,可到底算是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大差不差。
老儒士沒太在意這些語,岔開話頭,沉聲問道:“那小子身后浮現之人,到底是誰?”
崔瀺說道:“就是他。”
老儒士愣了半天,最后疑惑道:“按你所說,寧遠歸根結底,與你那小師弟,是一類人?”
崔瀺搖搖頭,“誰知道呢。”
繡虎想了想,又補充一句,反問道:“老先生,你覺得,你看到的那個寧遠,究竟是不是神性所化?”
老儒士說道:“人性孱弱,難以顯化。”
崔瀺頷首笑道:“是此理。”
“但是話又說回來,他的神性,是一開始就有,還是他一路走來,經歷一系列大風大浪之后,對于我們的這座人間,失望積攢深厚,后天誕生而來?”
老儒士眉頭緊皺。
崔瀺微笑道:“還有一個疑問,當年蠻荒那場共斬,神魂一分為三,為何這么久過去,天地兩魂,都沒傳出太大動靜?”
“并且沒有主身的絲毫記憶?”
“為何偏偏是人魂為主?因為人定勝天?他到底是不是某個一?如果是,為何以前的他,身上從沒有過神性一說?”
“如果不是,那老先生所見的那位虛無縹緲的年輕劍仙,又是何人?”
老儒士一不發,想不明白。
崔瀺最后說道:“我們這些人,不能再繼續讓他失望了啊,當年那場天下共斬,可以說是情有可原,那么以后呢?”
“有人說大道無情,可每人的腳下,都有可走道路,有人說神靈無情,神靈卻捏造了蕓蕓眾生。”
“說到底,真正無情的,是我們。”
老儒士長長的嘆了口氣。
在此之后,他便按照約定,將一本早年著作,亦是其最為重要的本命物之一,交給了崔瀺。
崔瀺收入袖中,正襟作揖。
……
數千里之外。
坐在馬背上的寧遠,猛然睜開雙眼。
抬頭望去,明月當空,見之忘俗。
寧姚循著視線,亦是抬頭,卻難以看出什么東西,摸不著頭腦。
“哥?”小妹問。
男人依舊保持那個抬頭的姿勢,雙手藏袖,眉眼舒展,長久無。寧姚卻也沒有打擾,不動聲色的勒緊韁繩。
兩人停留在一處曠野。
漸漸的,寧姚終于察覺到了些許端倪,少女沒來由就有些眼神朦朧,身子前傾,輕輕趴伏在兄長背后。
在男人身上,寧姚真切感受到了兩個字的重量。
從容。
這么些年來。
走了那么遠的路,遭受了那么多算計,苦難來了一茬又一茬,好似野火燒不盡,什么破境跌境,猶如吃飯喝水。
甚至還真正死過一次。
可當這些所謂苦難,全數落在兄長身上之后,卻又是那么的不值一提。
人間山上山下,貧富貴賤,就如那登高臺階,有高有低,可對于苦難的重量,卻難以扯出什么大小之分。
有些人,可能只是聽了一句旁人的刻薄語,就比挨了一刀還要難忍,徹夜難眠,輾轉反側。
這種事兒,實在很難用道理去解釋什么。
從容二字,千古不易。
書簡洞天最高處。
現在的洞天之主崔瀺,與那位老儒士并肩而立,凌空虛蹈,一個意態閑適,一個神色肅穆。
在兩位大修士眼中。
偌大一座東寶瓶洲,中部某處所在,一粒燈火依稀。
隨后大放光明。
鄉間曠野。
寧遠抬頭,所見是一輪天上明月。
等到低頭之后。
他便擁有了一座大道長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