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閣制訂驅虎吞狼策略幾天后,靖海侯府上的大管家鄭七帶著數名隨從趕往天津衛碼頭,他將會從天津衛乘坐鄭家的商船前往倭國平戶藩,去拜訪鄭芝龍的故舊翁昱皇,說動翁昱皇極其家主松潘氏,聯絡其他對德川幕府不滿的大名,以恢復天皇權利的名義與幕府進行武力對抗,鄭家將會走私大明軍械對其予以資助。
身懷利刃,殺心自啟。
對德川幕府不服的大名大有人在,但因實力不濟的原因,只能忍氣吞聲,如果有強大的外力予以資助,很多人的野心就會滋生蔓延,這個狹小的島國重回戰國時代的概率將會非常大。
在同意了內閣的對倭策略后,朱由檢便不再關注此事了。
不管成與不成,這件事都不會很快就有結果。
如果內閣的第一套策略失敗,平戶藩不愿挑頭與幕府對抗,鄭家的人就會施行第二套方案:散布風聲、偽造證據,讓德川幕府對平戶藩起疑,然后在其中施展一些小手段,使雙方的誤會加深,這樣的話,幕府中的強勢人物就會要求對平戶藩進行武力壓迫,以求殺一儆百。
在明知實力不濟的情況下,鄭家的軍械援助說不定就會成為平戶藩的必需品,如果這種情況被幕府“無意中”偵知,那雙方不動手都不可能了。
朱由檢相信輔臣們的能力和手段,尤其是陳奇瑜和楊嗣昌,都是善于謀劃和制造內訌的宗師級人物,這事又不是對自家人下手,所以他們可以毫無顧忌的盡情施展發揮。
在后宮當著周后的面,朱由檢對朱慈烺最近的表現提出了表揚,夸贊他沉穩細致,對朝堂事物了解的較為詳盡,以后多加磨練、增添閱歷后,自己會很放心把江山交給他。
朱由檢的這番態度讓周后欣喜不已,也讓朱慈烺心里小小得意了一把,不過隨后朱由檢也溫提醒他,切勿驕傲自滿,只有經常反省和總結,才不至于因為取得一點成績而膨脹。
朱由檢告誡朱慈烺,無論什么時候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絕不能狂妄自大,否則將會遺患無窮。
在朱由檢的計劃中,朱慈烺大婚之后將繼續留在京師聽政觀政,等到有了子嗣,朱慈烺將會隱匿身份,去往基層擔任知縣,以便對地方官平時如何執政有一個直觀上的認知,對黎庶的需求和困境有清楚的了解,在任期結束后方可回到京師這個權利中心。
雖然剛剛經歷了四年的游學生涯,期間也與各色人等打過交道,見識到無數未曾想到的人和事,但朱由檢認為,游學就像后世的跟團旅游,走的地方不少,但都屬于走馬觀花的性質,與靜下心來,在某一個地方待上足夠的時間,這中間的差別還是十分巨大的。
在看到闊別四年歸來的長子,從內到外都有了十分明顯的變化后,周后對朱由檢培養太子的后續計劃沒有了任何意見。
長在深宮里的太子猶如溫室里的幼苗,沒經受過暴風驟雨的摧殘和洗禮,難以長成參天大樹,朱慈烺目前的行舉止,與一直待在京師的永王、定王比起來,的確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身上已經隱隱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風范和氣度,如果再去磨礪一番,相信他會變得更加優秀和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