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學著管家里的織坊?”
若何婉是個今年十五歲的小郎,告訴何老員外想要學習管理家里的生意,何老員外會很高興,認為孫子有出息。
然而何婉是個孫女啊!
老員外對何婉百般疼愛,從小錦衣玉食養大,也沒對何婉有太多約束,別家小娘子要學的何婉雖也在學,什么女紅廚藝都是糊弄敷衍,老員外哪里舍得何婉吃苦。
學個屁喲。
他會給寶貝孫女一輩子都花不完的嫁妝銀,奴仆成群,還要何婉自己縫衣服做飯,那養的一群奴仆豈不全是廢物!
只有管家算賬的本事,何老員外是按著何婉好好學了的。
做主人的連這些都不懂,活該要被下面的人蒙騙,忠仆不是沒有,是要看跟著什么樣的主家,主家太笨的話,奴仆不使勁撈好處都對不起這樣的好運道。
何老員外已經是非常有遠慮的人了,知道自己百年之后別人都靠不住,孫女要自己護住自己,再找個可靠的夫婿,才能平平安安守著財物過日子。
然而讓何婉接手家里生意?
老員外從來就沒考慮過。
除了底層的女子,稍微有些家業的人家,就沒見過讓女子拋頭露面謀生的。
的確,有些喪夫的寡婦,自己夠精明潑辣,也能撐起門戶。
但未出閣的小娘子去管家中生意,老員外真沒見過!
“婉娘,莫要胡鬧,你要嫌宣都府不好玩,爺爺再帶你去別處,去廟里吃素齋如何?”
何老員外提出的建議全被何婉否決了,她似乎鐵了心要去管織坊。
染坊和織坊何家都有幾個,何老員外把生意交給兒子們后,這些自然也交了出去,唯獨留了一個小織坊,每年的出貨量不大,貨品卻少而精,走的是高端路子,利潤可觀,卻因出貨量限制又不會太夸張。
這個小織坊何老員外沒給出去,原是打算等到何婉出嫁前再將織坊兌出去,也不會直接把銀子給何婉,而是由整化零,入股到別的生意里,讓何婉婚后每年吃紅利就行。
生意的分紅,鋪面的租金,再加上田莊的產出,來源越是復雜多樣,越能保證何婉一生都有富貴可享,把銀子都放一處容易折騰沒,分散放總不至于處處都倒霉。
何老員外一腔慈愛心腸,真是殫精竭慮為何婉考慮,何婉自己卻不太領情:
“就因為您給我的嫁妝太多,那些臭不要臉的才會打我主意。爺爺,您就讓我試一試嘛,如果我能管好織坊,這個織坊將來就不用賣,織坊的老管事和老伙計們也不用另謀生路,這是您當年起步發家的織坊,您真的舍得將它賣掉?”
肯定不舍得賣掉。
這本來是要給大兒子,就是何婉父親繼承的,誰曾想白發人送黑發人。
沒了長子繼承家業,把這個織坊給誰都不行,何婉的幾個叔叔誰也不服誰。
何老員外本要一口拒絕的,聽了何婉的勸說卻怔了怔。
婉娘怎忽然想管織坊了?
小孩子心性,哪里能當真。
何老員外沒說不許何婉拋頭露面,只推說自己要考慮考慮,“爺爺想一想再答復你好不好?讓你去管織坊,總要讓織坊的老人們有個準備嘛。”
好不容易把寶貝孫女哄住,何老員外琢磨:難道是程珩那混賬的緣故,害的婉娘開始擔憂自己將來的日子,有大筆嫁妝銀還不夠,非得要親自把織坊這樣生蛋的母雞攥在手里?
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