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卿覺得人貴有自知之明,卻不曾想到這世上到底是庸人多——她不喜歡和笨蛋來往,所以經過潛意識挑選后,與她經常走動的只剩下聰明人。
就好像崔彥這樣的,會一時迷瘴,但清醒的也非常快。
程卿琢磨著紀老尚書能官至尚書,不會是庸人。
卻忘了老尚書或許不笨,然而上了年紀的人大多數都有個共同毛病,看自家孩子是怎么都好,看別人家的就各種挑剔。
若不是紀皓自己中意了大娘子,叫紀家人自己挑,怎么也挑不到大娘子身上。
大娘子有什么好。
生母早逝,還未出嫁又死了父親。
這是刑克雙親的命!
也就看柳氏,程卿和二娘子、三娘子四人還活的不錯,估摸著這剛硬的命格只是克親生父母不克別人,紀家才勉強同意了去程家提親。
不過程家若也有意結親,還得好好去合一合紀皓和程大娘子的生辰八字才行。
紀家人就是帶著這種心態去的楊柳巷。
家里上下對紀皓這個獨苗苗都很寵愛,紀皓的要求只要不是太過分,他們都愿意成全。所以心里疑心大娘子命太硬,面上還是很給面子,請了俞知府的夫人做中人,一起上門拜訪。
柳氏接了俞夫人的帖子一頭霧水。
家里何時與俞家這樣好了?
俞知府從前的確派人送過東西來,那是給小郎的賠禮呀!
后來俞知府將一家人軟禁,也是為公,兩家人私下里并沒有來往。
三娘子疑心俞夫人上門是興師問罪:
“肯定是那俞三少爺又在書院招惹了小郎!”
沒有吧,那俞三少爺好不容易重回書院,小郎又中了秀才,俞三可不像從前那么囂張了。
一家人都不明白俞夫人登門做什么,不過來者是客,還得款待著。
過了兩天,俞夫人按照約定的時候來了楊柳巷,她卻不是一個人來的,身邊還跟著一名年紀稍大的夫人,俞夫人說這是紀老尚書的大兒媳紀大太太。
說了點寒暄的話,俞夫人主動提起,聽說程家有三位小姐,怎不叫出來看一看?
俞夫人的原話是‘藏起來怕誰偷走不成’,俏皮又歡愉,柳氏也看出來了,俞夫人今天不是惡客,人家是帶著善意登門的。
俞夫人心胸倒挺寬廣,沒在乎程卿和俞三少爺之間的過節。
柳氏就更不是小心眼的人。
沒有外男在,柳氏也不藏著掖著,讓三個女兒都出來。
一番介紹,俞夫人把三姐妹都好一番夸贊,紀大太太則一直在看大娘子。
大娘子生的好看,談也大方,紀大太太一見之下也挺滿意,紀皓眼光還不錯!
紀大太太倒是滿意了,一聽是紀家人,大娘子的腦袋就嗡嗡響了——她一直拖著,還來不及同柳氏講紀皓的事,紀家人卻突然上門了!
柳氏也覺得不太對勁。
從前沒有交際的俞夫人忽然上門做客,又帶著個和程家八竿子打不著的紀大太太,紀大太太又對慧姐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這、這莫不是來給慧姐說親的?
自從那個“不納妾不許有通房”的話放出去,可有好長一段時間沒人給程慧說親了!
縱是有,也是柳氏都看不上的歪瓜裂棗。
柳氏的心也砰砰跳,紀大太太已經提到了紀家二房有位公子,年方及冠,尚未說親。
大娘子的臉紅到能滴血。